你们听过 "立冬不过午,三九雪堵门" 不? 立冬还分过午不过午?11 月 7 号就立冬,咱今儿从农谚聊到农活,看看今年冬天冷不冷。

一、"立了冬,把地耕":老祖宗的种地智慧

先唠句接地气的农谚:"立了冬,把地耕,能使土地养分增"。这话藏着老祖宗农耕社会的经验,得好好传承。

立冬一到,农民会把空地深耕翻。别觉得瞎忙活,深翻有讲究 -- 把带杂草的表层土翻到下面,让杂草自然烂掉,成了天然绿色农家肥!来年开春播种,土地养分足,庄稼长得壮。我小时候跟爷爷下地,他总说 "地得养,冬天耕一耕,来年少上肥",现在想真有道理。

二、今天立冬!咱这儿农活忙完没?

咱这儿差不多收尾了:油菜移栽完,绿油油的;小麦也播了种,等开春冒芽。有些空地没耕,打算让牛歇两三天,不急。就地里红薯还没挖完,平时忙别的活没空想,得抽周末挖,不然下霜就冻坏了。

三、立冬是 "冬始",但天气不一定冷

先明确立冬身份:二十四节气第十九位,冬季首个节气。"立" 是开始,按说立冬到冬天来,但别误会,这只是气象学 "入冬",实际冷不冷不一定。

按老祖宗说法,立冬该是农历十月节气,十月进 "孟冬",还叫 "寒月",意思天要冷了。农历十月初一 "寒衣节",就是提醒备厚衣,立冬是寒月首个节气。

可自从有闰月,立冬有时会在农历十月前到。年景不同,老祖宗预测冬天气温、降雪的说法也变,这才留了不少立冬农谚。

四、"立冬不过午,三九雪堵门":今年过午了吗?

重点说 "立冬不过午,三九雪堵门",咋理解?

这话核心是看立冬入节时间,预测冬天冷不冷,尤其 "数九寒天" 降雪。"不过午" 指没到中午 12 点,12 点前入节是 "不过午",之后是 "过午"。

"三九雪堵门" 是说,若立冬不过午,到三九时降雪多、雪量大,气温低雪不化,能堵家门,冬天是极冷 "冷冬"。

今年立冬过午没?我查了,今天11 月 7 号,太阳到黄经 225 度是 12 点 04 分,刚好过午!按农谚,过午的话局部冬天可能暖,说不定是 "暖冬"。

不过得说实在的,这些是古人经验总结,没科学依据,只能参考,具体还看后续天气,咱拭目以待。

不管 "立了冬,把地耕" 还是 "立冬不过午,三九雪堵门",这些农谚都是老祖宗没高科技时,靠观察自然、总结生活来的 "指南"。虽不一定合现在天气,但藏着对自然的敬畏、对生活的认真。

现在咱不用靠天吃饭,可了解农谚能懂节气、懂老一辈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