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不仅仅是双十一,更是人民空军成立76周年。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空军推出的主题微电影《梦远》不仅讲述了充满烟火气的追梦故事,更在片尾释放出令人振奋的画面,无人战机与歼-20A、歼-16D编队飞行,协同作战的场景首次曝光。

片中的关键台词透露了重要信息:

"玄龙08已达6号阵位,威龙1号收到。"

"已与玄龙协同。"

▲威龙、潜龙、玄龙同框

威龙,正是歼-20系列战斗机的正式命名。而玄龙,这个首次出现在官方宣传中的代号,指的就是画面中那架与歼-20A、歼-16D组成三机编队的飞翼式无人机--攻击-11。

在稍早画面中的战机升空镜头里,我们可以清晰看见歼-20S起飞的画面,从编号08来看,攻击-11的数量确实不少,这些无人机都由歼-20S后座飞行员指挥操控。

这是中国空军首次正式公开攻击-11的代号,也首次展示其与有人战机的实战化协同场景。

攻击-11并非新面孔。早在2019年国庆70周年阅兵式上,这款造型科幻的无尾飞翼布局无人机就已经公开亮相,当时就引发了军事爱好者的广泛关注。

▲国庆70周年阅兵的攻击-11

从外观看,攻击-11采用了与美军B-2隐身轰炸机类似的飞翼设计,机身表面光滑平顺,没有传统的垂尾和平尾,整体呈现出简洁的三角飞翼形态。这种气动布局最大的优势在于雷达反射截面积极小,隐身性能出色。加上机体表面的隐身涂料,以及经过特殊处理的进气道和尾喷口,攻击-11在同等条件下的隐身水平是高于歼-20乃至歼-35的。

从公开的技术细节来看,攻击-11的设计思路相当清晰,它首先是一个优秀的隐身平台。飞翼布局虽然在气动控制上更为复杂,但在减少雷达特征信号方面有着天然优势。机腹的内置弹舱设计,可以容纳足够数量的精确制导弹药,既保证了武器挂载能力,又不会因为外挂武器破坏隐身外形。

据公开资料推测,其最大飞行速度可达0.9马赫,最大航程超过4000公里,这样的性能指标意味着它既能执行远程突防任务,也能长时间在战区上空进行侦察和压制作战。

▲央视早前公布的协同作战CG

但攻击-11真正的价值,远不止是一架隐身无人攻击机这么简单。在现代空战体系中,单机作战能力再强也有局限,真正的战力倍增器在于体系化协同。攻击-11装备了先进的飞控和航电系统,具备优秀的自主作战和协同作战能力。这次微电影中"玄龙08"与"威龙01"的配合场景,正是这种协同作战思路的直观展示--有人机负责整体态势感知和决策指挥,无人机则充当前出的"尖刀",执行高风险的侦察、压制和打击任务。

这套作战模式背后,是歼-20S双座型战斗机的支撑。作为全球首款双座五代隐身战斗机,歼-20S最大的特点就是增加了后座武器系统操作员。前座飞行员专注于驾驶和空战机动,后座操作员则可以通过先进的人机界面,实时指挥控制多架无人机,形成"有人-无人"协同作战体系。一架歼-20S搭配2到3架攻击-11这样的隐身无人机,就能组成一个完整的空中作战单元。

在实战中,无人机可以充当有人战机的眼睛,前出侦察敌方防空系统;也可以作为诱饵,吸引敌方火力暴露目标;甚至直接担任武器库,在有人机的引导下发射制导武器。这种"忠诚僚机"的作战概念(其实是美国人提出来的),让空战样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可以看作攻击-11舰载版

攻击-11的技术发展也在由空向海。前不久在九三阅兵中亮相的攻击-21舰载无人机,正是在攻击-11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海军型号。

攻击-21采用了折叠翼设计以适应航母甲板存储,并针对舰载环境进行了一系列改进。这款无人机的作战半径接近2000公里,能够为航母争取足够的预警和反应时间。不仅如此,即将海试的076型两栖攻击舰四川舰由于其电磁弹射器,毫无疑问也将标配攻击-21,大大拓展海军航空兵的应用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