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和伊朗停战后,这场12天的冲突造成的影响并没有随着双方的停战而消失,冲突留下的"后遗症"仍在不断发酵。尤其是美国为支持以色列而空袭伊朗关键核设施,更是在国际社会引发激烈争议,弄不好还有可能引发新一轮冲突。因为特朗普这是开了恶劣先例,中方开始追责,这怎么说呢?

中国外长王毅4号在巴黎同法国外长巴罗举行会晤,在会后共同会见记者并现场回答提问时,王毅表示,美国悍然轰炸一个主权国家的核设施,更是开创了恶劣先例。如果引发核灾难,全世界将为此埋单。另外,王毅同时还对美国的所作所为进行追责,他强调称,战争解决不了伊朗核问题,滥施武力只会引发更大的冲突,积累更多的仇恨。

王毅之所以对美国进行追责,本身就是在提醒特朗普,用刀杀人的,迟早会被刀所杀。毕竟,美国悍然对伊朗"不宣而战",已经触碰到对方敏感的复仇神经。一旦事态闹大,美国在中东的军事基地还真有可能会变成一片火海。与此同时,伊朗方面之前还发出警告,他们将启用在美国潜伏的特工,准备对美国本土来一场"全面开花"的大规模袭击。幸好特朗普"见好就收",这才避免一场更大灾难的发生。即便如此,但特朗普似乎没有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甚至还将这种危险行为当成渲染其"政绩"的谈资。

美国国防部发言人帕内尔日前表示,"从目前掌握的情报看,我们认为伊朗的那些设施已完全被摧毁"。不过,帕内尔并没有提供详细情况,他只是强调称:"至少国防部内部的初步评估结果是这样"。无独有偶,美国中央情报局局长拉特克利夫此前在国会出席闭门听证会时也表示,伊朗核计划多座关键设施被完全摧毁,他们需要数年时间才能重建这一设施。

毫无疑问,上述这两人就是在为美国总统特朗普"背书"。特朗普在上月21号宣称,他命令美军"彻底清除"伊朗福尔道、纳坦兹和伊斯法罕三处核设施。美军这次军事打击出动了多架B-2轰炸机,在福尔道和纳坦兹核设施共投下14枚钻地弹。事后,特朗普在媒体面前,一再强调美军的空袭已"彻底摧毁"伊朗关键核设施。

美国悍然空袭伊朗核设施,特朗普开的这个恶劣的先例,一旦被其他国家效仿,例如俄罗斯和乌克兰,还有印度与巴基斯坦,在冲突时将对方核设施当成攻击目标,那么将有可能给这个世界带来一场核灾难。显然,特朗普这种冒着引发核灾难风险,对他国主权进行粗暴侵略做法,是极不负责任的行为。由此也可以看出,美国长期推行其全球霸权主义,正在给这个世界带来更多的未知危险因素。因此,王毅用4句话,给美国上了一课,这是怎么回事呢?

王毅在巴黎就相关问题做出的回应时表示,"如果仅由实力来判断对错,规则何在?公理何在?实力带不来真正的和平,很可能会打开'潘多拉的盒子'。缺乏实力的国家尤其是中小国家如何自处?难道它们只能被端上餐桌,任人宰割"?实际上,特朗普不应该忘了这样一种现实,美国可只手遮天的单极世界时代已经过去,美国在这个世界上横行霸道的时代也正在被终结,他们玩火的结果,可能会给自己带来更多的麻烦。

美国默许以色列对伊朗"不宣而战",并下场帮以色列摧毁伊朗核设施,结果呢?尽管特朗普及其幕僚一再宣称伊朗关键核设施已被"彻底摧毁",但这话被美国媒体证明是在说谎。原因很简单,美国的空袭行动,非但无法实现预期的目标,更无法阻止伊朗继续其核活动的决心。当地时间7月3号,伊朗副外长拉万希表示,伊朗不打算对美国采取进一步报复行动,但将继续进行铀浓缩活动。

伊朗方面的有关表态不是在无的放矢,相反,根据美媒提供的卫星图像显示,伊朗福尔道燃料浓缩厂的持续作业。"地下设施上方隆起部位上的北竖井处有一台挖掘机和几名工作人员。起重机似乎在井/孔的入口处工作"。这似乎说明伊朗相关工作正在恢复。而在有关重启美伊核谈判问题上,尽管美方多次呼吁伊朗重返谈判桌,但出于对美国的不信任,伊朗对此似乎不大感兴趣。

更让美国着急的是,在西方都支持国际原子能机构重返伊朗进行核查之际,伊朗总统佩泽希齐扬则在日前批准暂停与国际原子能机构合作,原因是"伊朗国内对联合国核查机构的信任已经破裂"。有伊朗保守派媒体甚至扬言,如果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格罗西来到伊朗,他应该受到审判,并因其与以色列间谍机构摩萨德有联系而应被判处死刑。

显然,不管特朗普及其幕僚怎么吹牛,但美国对伊核设施的袭击结果应该是得不偿失的。毕竟,伊朗对美国和联合国相关机构的信任已破裂,今后美国想要通过谈判来解决伊核问题,恐怕不大可能了,结果只会增加问题的复杂性,甚至增加爆发新一轮战争的风险。因此,王毅说的这4句话,既是对美方的一种拷问,同时也是在给美国上一课,希望特朗普能够听得懂,晓得善待这个世界,也善待美国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