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东北8省区市暴雨明起开闸,副高北抬叠加冷空气碰撞触发极端天气,这波防汛必须上硬手段了。
全国刚经历了最热小暑,河南安徽高温圈还没消停,北方又要直面暴雨大考--中央气象台最新预警显示,24日至26日京津冀单点降雨量可能破150毫米,北京门头沟、河北保定山区等去年受灾区域再次进入暴雨红区。
今年天气节奏完全乱套。
夏至热出大暑水平,小暑直接刷新62年纪录,现在大暑反而可能被小暑反超。
副热带高压今年异常活跃,7月中旬就敢北抬到黄淮,把雨带硬生生顶到华北平原。
冷空气也不甘示弱,从蒙古高原直插下来,两股势力在山西河北交界处死磕,直接导致太行山沿线雨量暴增。
山西吕梁、河北邢台这些地方,去年7月暴雨还冲垮过高速路基,今年地质隐患点怕是扛不住连续两天暴雨冲刷。
看具体预报更揪心。
黑龙江五常大米主产地正在强降雨覆盖区,24小时80毫米降水对灌浆期水稻就是致命打击。
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刚遭遇蝗灾,再来暴雨可能引发土壤流失。
城市群同样危险,沈阳地铁在建的4号线隧道、天津海河闸口都在考验防汛系统。
关键这次暴雨还夹带私货,雷暴大风冰雹组团来袭,郑州东站23日已有列车因强风限速,后续交通瘫痪风险剧增。
气象部门这次预警确实够拼。
京津冀暴雨落区精确到县,北京把预警响应时间从3小时提前到6小时,河北动用全省1.7万处自动雨量站实时监控。
但去年郑州7·20的教训太深刻,社区应急包发放、地下车库防洪板这些细节落实了吗?
刷到延庆村民在短视频里晒家门口堆的沙袋,这种自救意识值得点赞。
极端天气已成新常态。
南方人防暑北方人防洪,家家都得备两套应急预案。
听说石家庄部分公司已经发通知让24日提前三小时下班,这才是应对极端天气该有的节奏。
至于那些还在争论"海绵城市是不是面子工程"的,等暴雨真来了,就知道排水管网多挖半米能救多少辆车了。
最新消息说台风卡努生成后可能北上,华北这场暴雨恐怕只是开场戏。防汛物资现在不囤更待何时?特别是住老小区的,防水挡板、抽水泵赶紧置办起来,别等积水进单元门了才后悔。
刷到气象主播在直播里喊话:"这次过程累计雨量可能接近郑州暴雨",手突然有点抖。去年被淹的车还没修利索,今年车库入口防洪闸到底装没装?物业群里问了三遍没人回,自己先下单了防水沙袋。这届打工人太难了,既要盯着公司群里的暴雨调休通知,又得防着家里地下室变泳池。
京津冀的朋友这两天出门记得看实时雷达图,暴雨云团移动速度快得像赛车。那些非要开车涉水的勇士,建议先查查自家车险含不含发动机进水赔付。另外提醒一句,外卖小哥送餐注意安全,雨天超时没人会催单,命比五星好评重要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