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4月16日,美国加州州长纽森发布视频,指责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政策"违法",并宣布将发起诉讼。事实上,加州起诉特朗普并不令人意外,因为该州是民主党大本营。而在特朗普发起关税战后,奥巴马、希拉里、拜登等民主党重要人物纷纷出面抨击,显然在沉默近3个月后,美国建制派正式发起针对特朗普政府的反击。不过,经济问题只是部分原因,更深层次的因素是特朗普上台不到100天,就破坏了建制派苦心经营的跨大西洋同盟,这是他们"全球化政策"的根基。

此外,民主党在这个时候行动,也是抓住了特朗普政府内讧无法掩盖的情况。在4月17日,美媒援引知情人士的说法,声称特朗普与重要盟友马斯克的矛盾日益激烈。据悉,五角大楼举行了一场针对中国的绝密简报会,马斯克作为特朗普的重要盟友也出席了。然而,特朗普在知道这个情况后非常愤怒,直接将简报会取消。知情人士表示,因为这件事,特朗普还怒骂马斯克,并要求美国防长赫格塞思将五角大楼的相关负责人撤职。显然,在涉华策略制定上,特朗普严禁马斯克参与,可见他对这位重要盟友并不信任,两人的矛盾只会越来越大。

同时,美联储主席鲍威尔也发声,指出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将加剧通胀。不过,对"美联储是否出手救市"的问题,鲍威尔给出了否定的回答,理由是"现在的政策不确定性太大"。从表面情况看,鲍威尔这么做的原因是他把精力放在遏制通胀上,但特朗普发动的关税战打乱了他的计划。但从深层次情况看,鲍威尔拒绝救市,是因为他与特朗普在"看待美元资产的底层逻辑"方面,存在明显差异。特朗普想要通过关税战,给美国增加额外收入,因此美联储需要降息,减少美国的债务利息成本。但鲍威尔意识到,现在美国经济衰退不可避免,如果再进行降息,势必会造成资本市场恐慌,使得大量资金逃离美国,引发美债抛售潮。但总而言之,鲍威尔不降息,会给特朗普的计划带来毁灭性打击。

从这些情况看,关税战已经成为特朗普的"独角戏",为了摆脱困境,特朗普又把目光放在海外,想要给自己寻求"帮手"。据白宫发布的公告,美国副总统万斯准备前往意大利和印度进行访问,这显然是想在欧洲和亚洲寻求"切入点",给特朗普政府"破局"。同时,在中方访问越南后的第二天,美国负责东亚事务的高官欧尼尔就现身河内,想要通过外交手段"挽回局面"。然而,特朗普反复无常地施政,已经失去了其他国家的信任,而且他也拿不出什么好处来拉拢合作伙伴。可以说,特朗普已经陷入了完全被动的局面,他只能走一步看一步,竭力维持摇摇欲坠的关税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