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12日,乌克兰外交部宣布,停止与俄罗斯的和平谈判,至少在今年年底前不会重启,理由是:今年的几轮谈判都没有任何实质性任何进展,俄罗斯从未打算在谈判中真正协商和平事宜。言外之意就是,乌方认为,与俄方进行谈判纯属浪费时间,毫无意义可言。

同日,俄方则表示,已经做好了与乌克兰继续谈判的准备。俄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还称,乌克兰的做法证明,乌方才是"缺乏达成和平意愿"的一方,而且乌克兰人还破坏了双方达成的有关交换被俘人员的最新协议--说好应交换1200名人员,但目前已交换的数量不足30%。
多名亲信卷入贪腐大案,超过1万名士兵正在红军城和库皮扬斯克被围困,泽连斯基却选择在谈判桌上转身离去。这种不太符合常理的决定,恐怕正是泽连斯基对外部势力妥协的一种表现。
众所周知,俄乌谈判僵局不仅仅是双边关系问题,更是一场复杂的多边地缘政治博弈。普京秘书佩斯科夫点出了关键差异:"目前,美国人倾向于推动俄乌和平,欧洲人则想鼓励基辅继续作战"。
因此,美方断掉了援乌的资金和装备,前高官和专家们也在最近几个月里频频放话,似乎在威胁要除掉泽连斯基这个"停战的阻碍"。其多名亲信突然被指控贪腐,可能则是美方在剪掉泽连斯基的羽翼,顺便对其发出警告。
欧洲则与之相反。他们又是制裁俄罗斯,又是要用俄罗斯被冻结资产向乌克兰提供超千亿欧元的贷款,这无疑都向乌克兰传递了继续抵抗的信号。
在这样的背景下,泽连斯基最终选择与"金主"保持一致,不再考虑与俄和谈,一方面巩固自身的"抵抗人设",另一方面可能也是想暂求自保。
但问题是,乌方的选择,基本等同于将包围圈中的超万名士兵置于死地--没有和谈,就没有停火,没有交换,陷于包围圈中的乌军就只有两种选择,要么投降,要么战死。这对本就力量不足的乌克兰来说,可不是什么好事。
不过从乌方角度看,暂停谈判也可能是一种以退为进的策略。乌克兰总统顾问波多利亚克曾表示:"俄罗斯还没有为这场战争付出足够高昂的代价"。这表明乌方可能认为,只有增强战场筹码,才能获得更有利的谈判地位。
随着冬季来临,战场条件可能进一步制约军事行动,但这并未带来外交突破的曙光。在这场冲突中,真正的难题在于:当双方都认为时间站在自己一边时,和平反而会成为遥不可及的奢望。而承受这一结果的,永远是那些被困在战场上的士兵,以及数百万渴望正常生活的普通民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