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装电视剧中,我们常看到或听到一个词,“秋后问斩”,意思是将判了死刑的罪犯在秋分后开刀问斩。在真实的古代律法中,死刑除了犯了大逆不道而被判斩立决当即处死外,几乎大部分死刑犯都是在秋后的统一时间段内执行死刑的,为什么要把执行死刑的时间放在秋后呢?接下来为您揭秘。

古代死刑犯都在“秋后问斩”,为何斩首要放在秋后呢?

审案

顺应天意

秋后问斩的意思最早来自《礼记·月令》中的记载:“凉风至,白露降,寒蝉鸣,鹰乃祭鸟,用始行戮”,意思是说天气凉了,白霜也降了下来,连鸣叫了一整个夏天的蝉也要死了,高飞的雄鹰也开始捕捉飞鸟来祭祀上天。所以人们认为秋后是杀戮的季节,可以光明正大的问斩犯人,用他们的血来祭祀上天,以伸张正义、惩罚奸邪。

古人认为一切行为都必须符合天意,人们的所作所为不仅要与天意相和谐,刑杀、赦免也不能与天意相违背,春夏是万物滋育生长的季节,秋冬是肃杀蛰藏的季节,因而秋冬主刑是宇宙的秩序和法则,这样做是适应天意,顺乎四时的。

西汉大儒董仲舒推崇 “天人感应”的迷信学说,他认为,“天有四时,王有四政,庆、赏、罚、刑与春、夏、秋、冬以类相应”,所以应当春夏行赏,秋冬行刑。如果违背天意,就会招致灾异,受到上天的惩罚。从此,“秋冬行刑”遂被载入律令而制度化。西汉时期行刑的时间在农历九、十、十一、十二月,到了唐代,死刑执行的时间定在十、十一和十二月。唐代这一规定一直为后世采用,直到清末。

古代死刑犯都在“秋后问斩”,为何斩首要放在秋后呢?

获刑

体恤人力

古代主要生产力为人力,任何一个劳动力都对生产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甚至每年的农忙时节,贤明的皇帝都会携皇后、太子及王公大臣亲自下地劳作。死刑犯中大部分都是年轻力壮的壮劳力。

以唐太宗贞观六年为例,全国经审核的死刑犯有三千五百多人,其中“十之七八”为正值壮年的年轻劳力,当时三个人一天可以耕种一亩半地,这些死刑犯一天就可以耕种将近两千亩地,一个月就可耕种六万多亩地,以一亩地产粮(小米)五石(600斤)计算,这些死刑犯一年可产粮三十万石。与其在犯死罪后当即处死,不如留着这些死刑犯来做活,待收了粮食后再处死。

事实上统治者们也是这样干的,他们会将死刑犯发配到官田中进行耕作,秋分后,颗粒归仓,死刑犯们的生命也走到了尽头。

警示立威

中国最主要的农作物一般每年耕种一次,秋天是收获果实的季节,所以,到了秋天,人们有了经济收入,就要对这一年里你欠我的、我欠你的,进行清算了结,也就是所谓“秋后算账”,后来,“秋后算账”这一概念发展到社会生活中的很多方面,而“秋后问斩”也沿用了此含义。

到了秋分后,经过一年的劳作的人们都空闲下来,进入了农闲期,在这个时间问斩, 民众有时间来观看行刑,对民众起到教育警示作用,有助于社会管理。我们看古装电视剧中,经常会有这样一幕,刑场周围有大批民众围观执行死刑,所谓要秋后问斩,就是这个道理。

古代死刑犯都在“秋后问斩”,为何斩首要放在秋后呢?

问斩

审批流程

古代判处一个人死刑是要经过重重审批的,先是县令审判,继而向上由知府、巡抚、巡按复查,再呈到京城,每年八月份再三堂会审,即“秋审”和“朝审”制度。秋审是指每年八月中由刑部、都察院、大理寺复审各省死刑案件称为“秋审”,而在每年霜降后十日,则同三品以上高官会审京畿死周边的死刑案称朝审。

审查后,最后由皇帝御笔朱批确认,流程极为繁琐。整个流程走下来,最早也要秋分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