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武门第一次发生政变也就是唐朝建国初期的皇位之争,南征北战的秦王李世民拥有了一部分自己的力量,身为太子的李建成自然不能放任自己的弟弟爬到自己头上,于是就策划在玄武门诛杀李世民也就有了后来的玄武门之变。只是太子没想到秦王竟然留有后手,在重重的包围之下还能杀出重围搞死自己。

第二次政变是在武则天执政时期,虽然地点也是在玄武门但并不是当年唐太宗的那个玄武门,而是神都洛阳的玄武门。武则天做到了一般女人不能做到的事情,成为一个王朝的皇帝同样也给自己埋下了很大的隐患。关于太子是立自己的儿子还是侄子的问题,一直困扰着武则天,直到玄武门政变才彻底解决了这件事情。那年的武则天重病卧床本着趁你病要你命的原则张柬之等人趁机带兵入宫先后攻占了玄武门和迎仙宫逼迫武则天退位,复兴了李唐王朝。

第三次则是发生在唐中宗时期,李显是一个性格极其懦弱又很怕老婆的人,所以权势大都掌握在韦后和安乐公主手中。这很明显引起了李氏宗嗣的不满,总不能刚刚赶走武氏又迎来个韦氏,所以太子李重俊也就不负众望的发动了那场政变,本来一切都进行得很顺利可偏偏在自己老爹那里出了岔子。韦后挟持了唐中宗李显,并当场宣布太子谋反,很快李重俊的力量就被消耗殆尽了,自然这场政变以失败告终。

最后一次玄武门之变是李隆基发起的,韦后在毒死唐中宗李显后想要效仿武则天自己称帝,又怕遭到众位亲王的反对于是开始暗中刺杀。临淄王李隆基接到密告后迅速联合太平公主杀死了韦后占领了玄武门,后来相王登基是为唐睿宗。

从在玄武门发生的这四次政变来看,只有能偶控制玄武门的一方才有可能获得胜利。要说为什么玄武门的位置如此的重要,还要从唐朝的皇宫规制上来说。

它们一般都是南北向轴线的对称分布,分为内外两个部分,外廷是皇帝办公的地方,内廷是皇帝休息的地方,而玄武门正是通往内廷的必经之路。所以只要把持住了玄武门也就算是把持住了内廷,自然皇帝就变成了瓮中之鳖,任你揉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