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说《三国演义》中,文鸯无字,本名文淑,文钦协同毋丘俭举兵在寿春反叛,讨伐司马师。文鸯与父文钦请命保守乐嘉城,协议与文钦兵分两路,夜晚袭击司马师的城西军营,文鸯在司马师的大寨里往来冲杀,吓得司马师眼珠迸出,直杀到天明,寻不见父文钦,邓艾率领众魏将追击文鸯,文鸯单骑在众魏将中冲杀,无人能抵挡。

毋丘俭事败身死,文鸯等投靠东吴,诸葛诞在寿春反叛司马昭,文鸯等率兵救助,协同诸葛诞共守寿春城,诸葛诞在城中将文钦杀死,文鸯和其兄弟从城上跳下投靠司马昭,司马昭加封他为偏将军,关内侯。

文鸯此战之勇能与张飞并提,诗赞:昔日当阳喝断桥,张飞从此显英豪。乐嘉城内应无敌,又见文鸯胆气高。而在毛本(毛纶、毛宗岗)当中,赞诗前两句的人物被改为了赵云。

文鸯是魏国扬州刺史、前将军文钦之子,排行于诸子中间。文钦骁勇善战,又因为与曹魏一族同乡,特别得到当时得势的大将军曹爽的厚爱,文钦恃著曹爽的权势,行为倨傲。高平陵之变后,曹爽集团被司马懿击垮,文钦顿时失去靠山。《三国志》、《资治通鉴》 并提到,文钦时常虚报战场上的敌获以多求封赏,却被当政的司马师压抑,文钦因此对司马师不满。后来文鸯随其父驻守扬州,以防御吴国。

嘉平六年(255年),大将军司马师废魏帝曹芳。时任镇东大将军的毋丘俭和扬州刺史文钦等被司马师的不臣举动激怒,决定起兵勤王。毋丘俭命文钦袭击邓艾。这时,司马师暗中率军自汝阳来到了乐嘉,文钦见到大军忽然到来,错愕得不知如何是好。当时文鸯才十八岁,勇冠三军,告诉父亲:趁敌人还未站稳脚步,现在袭击,一定可以大败敌军。于是文钦率兵袭击,与文鸯分兵二路,趁夜夹击司马师。

文鸯先率壮士到达寨前,击鼓喧闹,大叫司马师的名字,司马师军震动。当初,司马师新割眼睛上的瘤,文鸯突然来攻,司马师大惊,带伤的眼珠从肉瘤疮口内迸出,疼痛难当。

文鸯认为一定要挫一挫司马师军士气,便与骁骑十余人一同杀入敌军阵中,所向披靡,然后才引兵离去。接着司马师派左长史司马班率骁将八千翼来到,文鸯单枪匹马冲入数千骑兵阵中,转眼间便杀伤百余人,进出六七次,追骑不敢逼近 。《晋书》上则未提及此事,只说司马师军大破文钦,司马师回军后就死了。

文章是百家号作者根据历史题材原创,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图片来自网络,如有雷同,纯属缘分。若认为存在侵犯版权问题,请告知原创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