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诸葛亮来说他是个传奇人物,卧龙他还是一个伟大的诗人、军事家,出师表作为孔明在五丈原托孤时的一首诗是非常优美的,大家都知道伏龙已经浪费很多机会杀掉司马懿,相反汉丞相也不止一次落败于仲达,空城计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他独自在城中带领着千名守军,他真的是诸葛亮的知音,知道诸葛亮从不走险,孔明与司马懿的关系非比寻常,两人如果要是在一个国家那肯定会非常的强大,如果要是让我说谁好谁坏,我想永远都不会有答案,很多人都认为仲达胆小而且非常的愚蠢,面对一座空城,却要落荒而逃这是为何?伏龙要是消失了自己就没有利用的价值也会没有命的,他不愧是最聪明的人不仅为自己的家族着想还为自己前途着想,然而上方谷差一点就成为了司马懿和儿子的葬身之地,在上方谷大雨是真的好及时这几乎救了整个司马氏家族,孔明最后也因为这件事情得了一场大病,这场大雨带来的问题吗?
汉丞相把军队的粮饷全部放到上方谷这才让他上了当,没想到伏龙已经在粮草中装满了火油,然而呆萌的司马懿进入到上方谷后诸葛亮就一声令下,由于火势太大仲达在灭火已经失去了战斗能力,司马大将军已经知道了他们的大势已去,他一度想自尽,是他的儿子司马昭仅仅的劝住了他的父亲,孔明和士兵们见此情形都欢呼雀跃盼望着他自尽,如果这场战争让司马已失去生命整个天下都将是蜀国的,当他就要自刎的时候天上忽然下起了磅礴大雨,大家都知道上方谷是一个不毛之地从来不下雨,为什么会在这个时候下雨呢也有人说诸葛亮的鬼神之功期限到了,卧龙为什么没有预测到今天会下雨难道这真的是大限将至吗?当时他的儿子司马昭带领着士兵一鼓作气突破重围,也有人说伏龙如果杀死司马懿自己回去也要被杀头是故意放走司马懿,上方谷的兵力有限主要是用来囤粮食魏延的士兵数量也不足以进行追击,而且根本挡不住司马大将军的玩命厮杀,这场战争就这样结束了诸葛亮也没有让士兵继续追杀穷寇。
根据我国历史资料的相关记录,并不是所有的典故在古书中都有记载,像草船借箭空城计在古书中就无记录,卧龙火烧上方谷就是个例子,火烧事件可以说一直在大家的争议中,有人声称孔明感叹的并不是上天助曹不助汉,将士的缺乏才使得伏龙作此感叹,兵力充足如果作为汉丞相当时的条件,魏延的得力干将一直坚守在他身旁,那么大火的有无将不影响诸葛亮与仲达之间的对决,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这句话可以说是对这一事件的最好诠释,虽然说最终诸葛亮没有拿下司马大将军,但是最终还是因为汉丞相的兵力问题,才使得自己的北伐大业功亏于溃,可以看出诸葛亮的叹息仅仅是因为自责自身的过错,而与下雨没有什么关系。
还有更多的人认为上方谷之战是虚幻的,小说不可能全部都真实不然她也不叫做小说了,然而在后来一些情节中,他把三国演义的片段都描绘出来,然而对于小说的创作者来说,上方谷之战是一定不会让司马懿死,这种大雨是真的情节需要,我们看出的更多是描写仲达,对卧龙只是一笔带过,第一次看的时候小编也没有想到司马大将军最终能存活,另一个原因或许罗贯中太喜欢汉丞相这个角色,给他赋予神话的力量,历史上三国结尾还是由魏国一统天下,我们也无法改变历史,伏龙最后竟会被上天的一场大雨击败,对于这样的结果我们是没有任何办法的,在这时候孔明是无敌的存在,没有人可以制止住他可能只有上天吧。
如果没有那场大雨最后仲达被伏龙活活烧死,没有诸葛亮辅佐的阿斗有能力统一三国吗?从战争结果来看,差一点成功的孔明就是因为一场大雨而最终一败涂地,他进行的最后一次北伐,最终还是以失败而告终,值得我们思考的是,如果上方谷没有那场大雨而司马懿被活活烧死,天下无敌的伏龙从此再也找不到对手了,他的北伐将会更加的疯狂,那是不是他的军队将会直取长安了呢?这样的话历史就显得太过于简单了这样你就太轻视曹魏的实力了,那个时候魏国的实力还是占上风的,作为蜀国战略要地的荆州已经没有在蜀国的控制之中了,没有充足的粮食储备蜀军的备战将无法进行,被掏空的国库已经无法阻止第七次东征了,而曹魏则可以以逸待劳,而司马大将军深知其中的道理,所以每一次蜀国进攻的时候都不会与诸葛亮进行决战。
曹魏最明智的方法就是守着城池不出战,但这样对蜀国来说是非常不利的,毕竟粮草要从很远的地方运过来,当时的孔军师已经身体吃不消日夜都睡不着觉,然而他想要战胜一些偏将军都非常的难,对于武将来说五虎上将已经没有了,马超病死关羽被吕蒙斩杀张飞也由于打骂军士被人陷害,老将黄忠鞠躬尽瘁身中被东吴射杀,魏延在最后却活了下来,魏延是很容易单打独斗的不听指挥,并且经常打败仗,他甚至在公开场合抱怨他的指挥才能,认为他不应该这样快速进军,仲达的军事指挥虽然有的时候也令人看不懂,但是没有任何人敢对他说一个不字,为刘备儿子阿斗继承了刘备的皇位,刘禅就是一个傻孩子,在刘备即将去世之际,刘禅还在把玩自己的蛐蛐,刘备对这个傻小子是不放心的,他曾对他 这样说,如果阿斗继续这样你就把他取而代之,伏龙的忠心一直延续到阿斗继位,汉丞相是历史上少有的忠臣之一。
他在与仲达的较量中,也差一点将仲达杀死,但是最后被仲达拖的病入膏肓,最后时刻的卧龙身体十分的疲惫不堪,与司马大将军的长期斗争很明显,他最终失败了,伏龙不惜油枯灯灭也要杀死他,上方谷便成为诸葛亮消灭司马懿的不二之地,他认为军粮是仲达现在最关心的事情,对于蜀军而言最害怕偷袭的就是军粮重地,因为蜀军的粮食运输是非常困难的,魏延长有反骨这使得孔明对他非常不放心,战胜司马懿成为他最后的希望,诸葛亮希望在打败住司马懿之后马上铲除魏大将军,魏延对蜀国的危害让诸葛亮下定决心最后一定要将他清除,或许老诸葛已经很努力了但是一人之力是无法阻挡强大的曹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