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章帝元和元年(84年),东汉王朝为了使班超能够顺利而迅速地争取西域各国,先后两次派兵近两千人,加强班超的力量。班超对一些顽固追逐匈奴、反对汉朝的国家及归汉而又叛乱之敌,采取了斗智斗勇,以少胜多,集合兵力,采取了各个击破的策略,在军事上取得巨大胜利,使敌人胆战心惊。班超的声望,威震西域。

公元86年,疏勒王忠叛变。公元87年,疏勒王忠与龟兹王勾结,企图以假投降的诡计谋杀班超和消灭汉军。班超顺水推舟,对疏勒王派来假投降的使者表示欢迎。疏勒王忠闻讯大喜,立即率领七百轻骑向班超住处赶来。班超一面密令部分士兵做好埋伏,一面大摆酒席等待疏勒王。当疏勒王忠等人坐定后,班超以举杯为令,立即将忠捕杀,并把他带来的七百骑兵全部歼灭。

汉和帝永元元年(89年)六月,班超趁车骑将军窦宪击败北匈奴的少有时机,联合于阗诸国,对匈奴的帮凶莎车国发动进攻。莎车王立即求救于龟兹王。龟兹王派温宿、姑墨、尉头三国军队共五万人增援莎车。班超针对敌众我寡的情况,召集将校和于阗王商议说:"今兵少打不过敌人,还不如各自带军队回去。于阗带兵往东走,长史也是往西领兵回家"。龟兹王尤利多得到班超撤军的情报后,分外高兴,亲自带着一万骑兵追到西边去截击汉军,令温宿王率领八千骑兵跑到东边拦截于阗军,其余的三万军队则向莎车军靠拢。班超看到了敌兵力已经分散,便秘密地把自己的军队迅速的集结起来,出其不意地向莎车军发动进攻。莎车军突然受到袭击,顿时惊慌失措,各自逃命而去,五千余人被歼。莎车王已经没时间逃跑,只有投降。龟兹等国国王听到莎车王已经投降这一消息,都失去战斗的勇气,只好各自撤兵回国。

汉和帝永元二年(90年)夏,大月氏王命副王谢带领七万人进攻不足两千人的汉军。班超为了稳定军心,召集大家说:"月氏兵员虽多,然数千里瑜葱岭来,非有运输,何足忧邪?但当收谷坚守,彼饥穷自降,不过数十日决矣。"正如班超所料,大月氏军攻城不下,掠夺又无所得,在粮食将尽的时候,被迫向龟兹求援。班超事前已做好准备,在去龟兹的路上埋伏了军队,杀了大月氏军派去的使者,并将使者的头颅交给副王谢。副王谢大吃惊,恐怕班超再调来别国军队,使自己全军覆灭,只得认输请罪,要求班超放他回去。从此,大月氏国归服汉朝。第二年,龟兹、姑墨、温宿三国都感到形势与己不利,也主动向班超投降了。

至此,西域只有以焉耆为首的危须、尉黎和山国尚没有归服汉朝。和帝永元六年(94年)秋,班超认为机会已经到了,便调动龟兹、鄯善等八国军队共七万多人,还有汉军和自愿参战的一千四百多人,向焉耆国大举进攻。当班超带领大军到达尉黎边境时,即派使者晓喻四国臣民,凡改过从善者,可以得到赏赐。焉耆王听了使者的话,弄不清班超的用意,经过商量,派将军北鞬支前去迎接。班超趁焉耆王迷惑不定、戒备不严之际,密令一部分军队,从另外一个地方过河,迅速地到达离焉耆国都只有二十里的地方。焉耆王十分恐慌,准备退守山中进行较量。有个做过侍子的人叫元孟,一向与焉者王不和,便暗地派人向班超透露国王的企图,班超当着焉耆王的面将此人斩掉,以示不相信,好稳住焉耆王,并且与焉耆王约定于某日相会以赏赐各国国君。

到了这天,班超在约定地点做好了一切准备。焉耆王、尉黎王、山国王、北鞬支等三十多个首要人物一同到齐,会议的仪式十分隆重,赏赐的礼物琳琅满目。焉耆国相腹久等怕被杀,都已逃跑;危须王也没有来。当各首要人物坐定,班超环视一遍后,怒问焉耆王:"危须王何故不到,腹久等所缘逃亡?"焉耆王吱吱唔唔的无言答对。班超随即令武士将其三十多名首要人物拿下,以后连同危须王一起全部斩首。事毕,班超立元孟为焉耆王。元孟这才明白班超杀掉他派去的人的用意。班超又另立了其他三国的国王。

从此,西域五十余国皆降汉,班超被封为定远侯。他七十多岁时,才经朝廷允许,回到洛阳,当年就去世了。班超在西域生活了三十一年,汉军只有一两千人,而能够征服各国,稳定局势,实属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