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之前通过对比小霸王孙策,和楚汉时期的楚霸王项羽,分析了孙策确实是一个少年英雄,他的个人魅力和知人善任的能力,都非常的大。但是是人就会有缺点,孙策这位少年英雄也不例外,而恰恰是孙策的缺点,断送了他的性命。
孙策的一个缺点是死要面子,另一个是好杀人,这两条倒是挺像项羽的。
当时江东这个地方,有一个隐士叫作高岱,学问非常高,博览群书,尤其对《左传》研究很深,高岱淡泊明志,靠耕读自娱自乐,虽然是隐士,但是名满江东。有一天,孙策约他,想和高岱讨论一下《左转》。
这时候冒出来一个小人,历史上不可查。这个小人找到孙策,对孙策说:"高岱这个人非常高傲,他认为将军您就是一介武夫,没有什么文化,根本就不屑于和您讨论问题,如果高岱来了,他一定不怎么搭理你,总说不知道"。
这个小人又去找到高岱,对高岱说:"你要注意了,孙策这个人死要面子,他最烦别人和他讨论问题,压倒他,你去之后,无论什么问题,都说不知道"。
孙策和高岱见面后,无论孙策问什么问题,果然高岱一句一个不知道。孙策勃然大怒,你高岱果然瞧不起我,不屑于和我讨论问题,遂把高岱关进大牢。
高岱被关起来可就不得了啦,江东的那些名人、士大夫,都出来帮高岱求情,孙策一看黑压压的一片,感觉这还了得,高岱有这么多追随者。孙策并没有因此把高岱放了,而是把高岱杀了
你看看孙策就是因为死要面子,才杀了一个非常不该杀的人。实际上,孙策死就死在他的缺点上的。
我们前面有文章讲到过,吴郡的太守叫许贡,上书朝廷,说孙策这个人,非常的骁勇善战,就像当年的项羽,孙策也因此得到一个外号,叫作"小霸王"。但是许贡后面还有话,就是像孙策这样的人,必须控制住,建议朝廷把孙策,召到京城去,时刻监控着,不要让孙策脱离了管制。孙策当时听到这个消息后,就把许贡给杀了。
许贡被杀之后,他的门客就在想法为许贡报仇。公元200年的4月,孙策在丹徒山中打猎,他骑的是一匹快马,随从骑兵被远远的甩在后面。这时忽然碰到三个人,这三人是被孙策所杀的吴郡太守许贡的小儿子与门客,不过当时这三个人自称是韩当的手下,也来此打猎。孙策认识韩当的手下,见事不妙,射杀其中一个,但是另外两个用箭,射中了孙策的脸颊。追随的部队赶到之后,才把另外两个刺客杀死。
孙策被刺客刺杀这件事,还有一个人提前猜到了,那就是曹操的谋士,人称"鬼才"的郭嘉(关于郭嘉的精彩文章,各位可以点击小编的头像进入主页,找出阅读)。
我们知道公元200年时候,正是曹操和袁绍的官渡之战,而且曹操当时还处于劣势。这时候的孙策想趁曹操老巢,许都空虚,偷袭许都,把汉献帝抢出来。这个消息被曹操知道后,也是非常害怕被孙策抄后路,但是谋士郭嘉对曹操:"策新并江东,所诛皆英豪雄杰,能得人死力者也。然策轻而无备,虽有百万之众,无异于独行中原也。若刺客伏起,一人之敌耳。以吾观之,必死于匹夫之手。"出自《三国志》
果不其然,孙策尚未渡江,就被许贡的门客刺杀,这或许是巧合,但确实为郭嘉的神机妙算添上了一笔。
不过孙策被刺杀之后,并没有当场死亡。据一些史料记载,当时孙策只是脸部受伤,并没有伤到要害,没有生命之忧。医生看过之后,就给他开了一些膏药,并嘱咐静养百日,既可痊愈。
我们前边讲过,孙策是一个大帅哥,而且还非常的要面子,有一天他去照镜子,看到镜子里的自己,惊叹自己怎么现在这个样子,然后说:"面如此,尚可复建功立业事乎"(出自《三国志》),感叹至此,大吼一声,疮口破裂,流血不止,当夜身亡。这可真是"死要面子"!
可见,孙策的死,完完全全因为自己好杀人,得罪仇家,而且死要面子造成的。对此各位读者有没有不同看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喜欢小编的文章,就在文章开头右上角,点击关注吧,持续为您更新中国古代更有趣的历史。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参考文献《三国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