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有为(1858年-1927年),原名祖诒,字广厦,号长素,又号明夷、更甡,是广东省南海县丹灶苏村人,人称康南海。康有为生于广州一个封建官僚家族出生,他的祖父,叔父和父亲都是朝廷里的官员,因为家庭的影响,所以也决定了他会以科考来考取功名,从而实现人生价值。康有为是中国晚清时期重要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代表人物。照片中是康有为。
1895年,康有为进京赶考,恰逢清朝因在甲午战争中战败而签订了《马关条约》,如此的丧权辱国让康有为愤懑不已。由此联合一千三百多位举人请愿朝廷,此即为著名的"公车上书",请求拒和、迁都、练兵、变法,提出"下诏鼓天下之气"、"迁都定天下之本"、"练兵强天下之势"、"变法成天下之治"等改良派的救国纲领。认为变法着重在富国、养民和教民三方面。希望朝廷迁都练兵,并再次与日本战斗。照片中就是康有为与梁启超。
1897年德国强占胶州湾,康有为再次上书请求朝廷变法。戊戌变法之前,康有为撰写了两部有关明治维新史的专著。据研究:"在大量收集和阅读日本书籍的过程中,他对明治维新的史实进行不少改动和捏造,借以适合中国当时变法改制的需要。这些改动大都和作者所建议的具体变法措施有着密切关系。"次年四月,康有为和梁启超一同组织保国会,号召救国图强。照片中是逃亡在美国芝加哥的康有为。
康有为在翁同龢引荐后,得到了光绪帝的重用。1898年,康有为担任为总理衙门章京,他主持变法("戊戌变法")。变法后,妇女们被明令禁止缠足,保护工商业,裁撤了许多冗官,取消厘金等等。但变法中存在着很多让人无法理解的事:比如"中日和邦",顾名思义即为中国日本合为一国。更匪夷所思的是,康有为居然想让伊藤博文担任维新变法的总设计师。照片中是逃亡期间的康有为。
由于康有为的维新变革里有很多与实际严重不符,有些甚至可以说是疯狂,而这也注定了维新变革失败的结局。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软禁光绪帝,发动政变,杀害了"戊戌六君子",由此标志"戊戌变法"的失败。从此康有为开始了逃亡生涯,康有为逃亡的第一站就是日本,之后又辗转到了美国等国家。照片中康有为住在自己的海外的豪宅里。
由于清廷不停地施压,停留在日本半年的康有为就被迫离开日本前往美洲。他先来到了加拿大,在那里他遇到了加拿大华侨领袖李福基,还联合他成立了"保皇会"。他开始进行募捐活动,他告诉华侨皇帝的困境,声称所募之钱只会用来解救皇上。照片中就是康有为伪造其与光绪皇帝的合影。
当时康有为为了能够筹集到更多的金钱,康有为不惜慌称"如果能救出皇上,那么将来皇上身边的大臣必定是我们公司出力捐款的人……如果是救驾有功,甚至可以出将入相"。这对海外的华侨们来说可谓是十足的诱惑力,于是康有为轻轻松松的得到海外华侨们慷慨解囊捐款,最终康有为聚集到了大量的钱财。照片中是中年时期的康有为。
从此康有为开始周游列国,康有为来到北欧国家瑞典,被这里的风情吸引,他在游记中形容瑞典的美景时写道:"瑞典百千万亿岛,楼台无数月明中,岛外有湖湖外岛,山中为市市中山,欲徙宅居之。"他买下斯德哥尔摩东南沿海的沙丘巴登(意为盐湖浴场)地区的一座小岛,并在岛上建起中国式园林,取名"北海草堂",直到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才离开。照片中是康有为和他的年轻小妾们。
康有为竟然在自己主张一夫一妻制、男女平等的情况下,娶了六个妻子,其中第三任妻子是美籍华侨、第四任妻子市冈鹤子是日本人、第六任妻子张光是康有为在六十岁时娶的,当时的张光仅仅十八岁。所以说"康圣人"并不圣人。照片中就是康有为与妻妾子女的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