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地看过韩信的经历,就会得出一个结论,刘邦杀他是必然事件,因为他此前所做的很多事,其实都已经触碰到了皇帝的底线。不过对于刘邦来说,最让他不能释怀的人,其实还是雍齿。虽然从心里,他认为此人是叛徒,万万不能留,恨不能将他挫骨扬灰,然而他非但不能杀了对方,还得把人家封为了王侯,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早在胡亥当上皇帝的那一年,雍齿就跟着刘邦造反了,由此可见,他们早年的关系是相当亲密无间的,几乎算是发小了。也正是出于对他的信任,在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夺下丰邑之后,刘邦想都没想,就派他在这里镇守。然而让他没有想到的是,他前脚刚走,雍齿就选择了反水。
按照当时的计划,刘邦原本应该去攻打薛地,但这时他十分愤怒,因为好不容易夺下的城池,顷刻间就又成为了魏国的地盘。为此刘邦当即就扭过头来,对着雍齿一顿猛攻。由于事前并没有周密的计划,出兵也十分的仓促,他的这次军事行动当然以失败告终。
从项梁那里搬到救兵之后,刘邦才重新夺回了丰邑,这时见势不妙,雍齿就逃到了赵国,后来辗转到项羽麾下效力。然而在项羽手下,雍齿也没有受到重用,这时刘邦的势力却越来越壮大,无奈之下雍齿只好向刘邦认错,重新归附到了他的麾下。
按照刘邦睚眦必报的怀格,在后来当上皇帝以后,绝对不可能饶过雍齿。然而一直记恨雍齿的刘邦,却非但没有杀掉这个叛徒,反而还违心地把他封为了王侯,这究竟是为什么呢?其实他之所以这样做,只是迫不得已。因为当时他得了天下,就听到下面的臣子在窃窃私语。
作为皇帝当然不好意思去问个究竟,于是就找机会向张良打探,这才明白,下面的很多臣子,都害怕得不到应有的封赏,为此已经各怀心思,想着要造反。刘邦大惊失色之下,就问该怎么做才好,毕竟天下就这么大,他也难以满足这些人的愿望啊。
这时张良就向他献计,希望他能找一个最痛恨的人,对他进行封赏,以此来让众人安心。雍齿此前背叛过刘邦,因此就成为了最合适的人选,为此就被封为了什方侯。其实仅从此件事就不难看出,作为皇帝的刘邦,也是有很多的无奈,非但无法随心所欲地杀掉自己的仇人,甚至还要给对方封赏,当然这也是他为了天下的缘故。
备注: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