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方谷的大火消灭了大量曹军,为何最终诸葛亮丧失了战争的主动权,提起诸葛亮想必大家都不陌生吧,卧龙他还是一个伟大的诗人、军事家,大家还记得在学习的时候孔明的诗都是要求背诵的,大家都知道伏龙已经浪费很多机会杀掉司马懿,大家还知道空城计吧,仲达也曾经把汉丞相打败过,他在城池中与千余名参军运粮,他与诸葛亮的心灵感应是很强大的,孔明与司马懿的关系非比寻常,真的很可惜这两个英才出生在同样的乱世之中,也有很多人说司马仪是坏人其实这还真不好区分,很多人都认为仲达胆小而且非常的愚蠢,为什么不攻下这座空城呢?大家可能太小看他了如果没有伏龙他早就被灭族,他的这个举动看似愚蠢胆小实际上却救了整个家族的性命,然而上方谷差一点就成为了司马懿和儿子的葬身之地,最后时刻士兵几乎被烧光了然而忽然下了一场雨,这件事情过后孔明就失去了信心在不久就死掉了。
汉丞相把军队的粮饷全部放到上方谷这才让他上了当,伏龙在上方谷中事先就埋伏好了士兵,在司马懿进入上方谷之中后诸葛亮将大火引燃,上方谷的大火非常的大仲达还一直在挣扎之中,司马大将军看到如此情况已经得知这场战斗是自己的失败,当时的他心如死灰并拔剑想要自尽,孔明看到这种情况心情非常的开心觉得复兴汉室的任务已经完成,司马懿要是真的死掉那么曹睿和曹爽这些曹氏亲贵全部都要被蜀国杀掉,他已经准备自刎然而司马昭仅仅的劝住他没想到大雨来了,然而上方谷几年都不下雨为何要在今天忽然下雨了?偏偏在这个时候下起了倾盆大雨又有人声称诸葛亮能够有鬼神之功,卧龙可能真的是聪明过头他为何不在昨天算一下雨水呢?当时他的儿子司马昭带领着士兵一鼓作气突破重围,这次失败并不是伏龙没有用心可能真的是天数,汉丞相想节约兵力单纯靠火是无法把仲达烧死的,从火中掏出来的士兵非常的强大,司马大将军和司马昭就更不用多说,没想到诸葛亮看到这样的情形果断就撤兵了。
根据历史的记载,其实在古书中根本没有草船借箭空城计这样的典故存在,说起卧龙火烧上方谷,这件事情的真实性就令大家怀疑,其实有可能上天助曹不助汉这句话是错的,,将士的缺乏才使得伏龙作此感叹,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假使汉丞相身边不缺兵力,或者魏延的全部兵马一直在坚守,那么仲达被诸葛亮歼灭将不再完全是因为大火,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这句话说的特别的棒,虽然说最终诸葛亮没有拿下司马大将军,汉丞相失败的主要原因还是因为自身兵力不足,这样看来诸葛亮是因为自身失误导致失败而哀叹的,下的大雨与诸葛亮的叹息可以说毫无联系。
那么大家对上方谷之战也都抱有一个假想的态度,小说不可能全部都真实不然她也不叫做小说了,后来很多故事让我们感觉到三国演义里面曲折波澜,然而司马懿在战役后却活了下来,也符合罗贯中对剧情的发展,这场突如其来的大雨是富有感情化的,这只是突出仲达的智商并没有孔明高,当初都认为司马大将军必死无疑,结果却没有预料到,作者或许把汉丞相描写的太全能了,最后的现实就是魏国一统天下,我们也没有什么好的办法,伏龙太聪明了可能只有上天才能封住他,他没有败给司马懿而是败给了上天,凭借孔明的文采武略,在当时是没有天敌的。
假设伏龙在上方谷的军事行动取得胜利仲达被杀死,实际上蜀国就是靠诸葛亮一人苦苦支撑,没有他阿斗也将会把蜀国败亡,孔明把北伐的最终失败归结为这次大雨,这次北伐之后他再也没有能力组织像样的进攻了,如果历史可以发生扭转,如果司马家族的全部精锐死在上方谷,伏龙将是三国时期最足智多谋的军师了,整个曹魏家族在后面的军事战争终将一败再败,难道魏国从此陷入蜀国的不间断攻击之中而迅速灭亡呢?这样的话历史就显得太过于简单了当时的曹魏在军事能力上是三个国家中最强大的,魏国的军事能力在当时占据了绝对的上风,更何况那个时候蜀国已经丢掉了荆州,粮食也是诸葛亮现在面临的无法克服的难关了从蜀国国内的情况来看六出祁山已经是蜀国国内能够承受得最多的战争次数,曹魏都是被动防御,所以国内的情况要好于蜀国,所以每次司马大将军都是用持久战最终拖垮蜀国。
如果司马懿聪明就一直在城中不要出来,如果继续拖下去那么粮草肯定会供应不足很可能动摇军心,孔军师已经六出祁山重病在身了,现在他连仲达的手下都很难战胜,再者那个时候五虎上将已经消亡殆尽,马超因为身患重病不幸死亡,张飞也被叛军割了头颅,老将黄忠是死得最惨的身中47箭,目前只有魏延还存活,然而魏延在当初卧龙就很害怕他,但也不敢对他进行重用,他对他的反抗情绪日益明显,甚至在行军途中都要指责他,不一样的是,即便是仲达战死魏国的将领也会按照仲达的策略进行作战,除了魏延之外还有就是坐在皇位上的阿斗,刘禅就是一个十足的傻子,在刘备躺在病榻上的时候,刘禅还在逗自己的蛐蛐玩,刘备在临死之前对他这样说,如果他的儿子阿斗不成器,那么诸葛亮可以取代他成为王,但是伏龙依旧毫无条件的让阿斗坐上了皇位,汉丞相对汉朝的忠诚天地可鉴。
最后仲达虽然被他烧死在山谷,然而在命数上他依旧没有胜过仲达,在生命的最后阶段卧龙身体已经无法招架,与司马大将军的长期斗争很明显,他最终失败了,伏龙不惜牺牲自己的性命,也要为蜀国搏一个未来,上方谷便成为诸葛亮消灭司马懿的不二之地,他决定投其所好用军粮引诱仲达上钩,军粮对于蜀军的重要性的不言而喻,蜀军在进行军粮运输的时候经过众多的艰难险阻,同时孔明认为魏延是靠不住的,他希望临终前击败司马懿,其次战胜曹魏之后第二件事情就是斩杀魏大将军,不论有没有打败曹魏,魏延都将成为诸葛亮清除的目标,或许老诸葛已经很努力了但是一人之力是无法阻挡强大的曹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