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的想跟你们来聊一聊太监这种封建社会的产物。
我就说太监可能大家觉得不对,说太监这个称呼呢是猴年马月才有的。所以我们就先来理论理论,宦官还有太监,这两个称呼到底是不是一码事。宦官的制度呢历史悠久,从先秦时期就有记载,礼记当中早有相关的记载,就是指侍奉皇族的男性,其实一开始啊也不全是阉人,到了汉光武帝《后汉书.宦者传序》当中讲,"中兴之初,宦官悉用阉人,不复杂调它士"那这个职位呢就全部都是阉人了,而太监这个词呢其实出现的比较晚,原本的含义呢是说宦官当中的层次比较高的官员,他最早出现在唐朝,是品级比较低的少监,然后一步一步向上提的。
明朝的时候呢,我们知道宦官权势滔天,光我们熟悉的你就能够说出很多,什么魏忠贤啊,汪直啊等等,因此旁人巴结宦官,就会眼巴巴地去奉承他们,然后呢尊称一声叫做"太监",久而久之到了清朝,宦官跟太监已经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了。只要是供职于宫廷内部的,这样的阉人都叫做太监,只是呢根据分工的不同呢又赋予了不同的名称。
其实我们一说到太监,我们首先想到的或者说提到的是他们悲惨的命运,当然有很多人专注于调侃他们这种变态的心理,你就比如说,很多太监他们对于残缺的东西都非常的在意,其实很多的宦官是很有才华的。在明代,就比如说太监学堂,他就是专门请一些有名望的大儒来讲学,许多宦官他们不仅精通君子六艺,在政治上还在其他方面呢都很有才华。就比如说,设立西厂的汪直,十几岁就当了特务头子,也能带兵,那再比如说下西洋的郑和,外交啊军事啊还有意志力都特别的强大。这种为了保障统治阶级的权益,做出反人类的举措,显然这是封建社会人道缺失的一种象征,直到辛亥革命的时候呢才彻底的被废止了。
阉割的手段确实非常的残忍复杂,当然这也不是一刀就能了事的,有一些呢被拐卖了,或者呢因为重罪阉割,还有一些是自愿的,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如果不是生活所迫,为什么会选择上这条路呢。上个世纪,有一位当过太监的当事人他是这么想的,说因为有一个远房的亲戚当上了太监,家里呢就买了地,栓上了骡子,而他们家很羡慕,他就说去当太监真正能出息了的,1000里难挑一个,可是人呢又总是会往亮处看,往亮处看这句话说的确实很丢人心啊,我每次读到这一种旧时代的记录,把书放下之后呢就会松一口气的感觉,想要更好的去珍惜我们现在的生活,我不知道这种感觉你们有没有get到。
好了这个话题今天我们就聊到这儿吧,你有什么想说的话也欢迎在下方跟我互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