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治超武帝的汉宣帝为什么名气不大?实际上他能配享此庙号已堪比武帝
汉宣帝是汉武帝的子孙,是开创西汉中兴局面的帝王,其在位期间降服匈奴,平叛西羌,建立了西域都护府,可谓是西汉综合国力最强盛的时期,其文治可超越汉武帝,为何其名气却没有汉武帝大呢?二者相比的话,武帝功在武功,汉宣帝功在治国。汉武帝像一个富二代,将周边全部打趴下,宣帝上位可以放手霍光治理国家,在霍光去世后,国力恢复开疆拓土,可谓是一代明君,虽说汉宣帝在位之际降服匈奴,但他的武功没有高于汉武帝刘彻,汉武帝重创匈奴,而汉宣帝解决匈奴问题,若是没有宣帝,匈奴历经几十年会缓过气来,再次成为大汉的心头大患。
汉武帝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彻底铲除匈奴威胁,汉宣帝注重国家军事与民生。武帝想着自己将该打的仗打完,能够让子孙更为轻松,虽然没有彻底解决匈奴问题,但攻下了河西,拿到了祁连山牧场,极大的增强了之后汉军骑兵的战斗力,还令汉对匈奴转守为攻,开战胜匈奴先河,可谓是汉军最大的精神财富,成为汉军威震八方的基础。
值得注意的是,汉宣帝是西汉有庙号的4个皇帝之一,大汉的庙号不是哪一个皇帝可以配享的,其庙号是中宗, 是给中兴之主的庙号,南北朝之前的庙号含金量颇高,标准很严格,不想后世的皇帝都有庙号,因此可以配享中宗这一庙号,可见其功绩堪比汉武帝。
可能是由于宣帝得罪了儒生,儒生便不宣传他,而汉宣帝也对他们不屑一顾。例如匡衡,百无一用道德亏缺,但学问高还是名流。汉宣帝起初很关注匡衡,但听完别人对他的汇报之后便断定匡衡是一个腐儒,因此便弃之不用。后来其儿子汉元帝让匡衡做了丞相,差点祸国殃民。汉武帝是独尊,断章取义,仅用部分对统治有利的部分,可谓是贻害千年。
还有一点是宣帝比不上武帝的,那便是对继任之君的培养,而汉宣帝最大的失误便是明明知道太子不堪重用,但看在夫妻感情上,不忍心废黜,最终令汉朝败落,为王莽篡位提供了基础。汉武帝在安排继承人以及用人方面比宣帝强,对于帝王之术二人都玩的很好,但论心狠手辣还是武帝比较强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