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 这一生,因为仁义之名,且待人宽厚,倒是博得了好名声。但不能否认的是,刘备创业一生,50多年来一事无成。61岁在诸葛亮及众多谋士的帮助下好不容易建立蜀汉当上皇帝,63岁就一命呜呼。而且他是怎么死的呢?
大家都知道,吕蒙" 白衣渡江 "攻袭关羽的后方江陵,关羽讯仓猝回击,结果兵败被杀。 孙权 占领荆州。
听到关羽死的消息,刘备是悲痛欲绝、怒火中烧,气得脸红脖子粗,并扬言"孤与东吴,誓不同日月"。意思就是,好你个东吴,一定要让你们血债血偿,老子要灭了你全家为我二弟报仇。刘关张三人的关系那是人尽皆知,桃园结义更是流传千古,刘备为仁义仇恨东吴是人之常情。但是,要知道当时刘备刚刚称帝,一个君王把私仇和国恨联系在一起,举全国之力,报私仇灭东吴。满朝文武都说当时蜀汉最大的敌人是曹魏,不是东吴,但是刘备不听啊!
东吴派使前来议和,赔礼道歉,割让土地全都不行,必须要报仇。
结果就是刘备亲率全国十几万兵力,水陆并进、夹江直下,一路势如破竹连下东吴十几座城池。而当时的东吴新上任的年青都督 陆逊 ,一路避开蜀军锋芒,不战连退,一直退到夷道(今湖北宜都)、猇亭(今湖北宜都北古老背)一线。才停止退却重整兵力,转入防御模式。夷道城坚粮足,吴兵众志诚诚,双方在此对持良久。此时蜀军已深入吴境二三百公里,刘备为了速战速决,想了各种计策,陆逊就是不中计,依然据城坚守,不接他的茬。刘备无奈只好在夷陵一线数百里地上设立了几十个营寨。
当时六月的江南,正值酷暑时节,暑气逼人,蜀军长途行军深入敌境本就疲惫,又遇暑热,将士不胜其苦。刘备无奈,只得将水军弃舟转移到陆地,又把军营设于深山密林里,依傍溪涧,屯兵休整,准备等待到秋后再发动进攻。由于蜀军是已在吴境的崎岖山道上,远离后方,故后勤保障多有困难,且加上刘备百里连营,兵力分散,从而为陆逊实施战略反击提供了可乘之机。
陆逊看到蜀军难耐酷暑、士气沮丧,还放弃了水陆并进、夹击吴军的作战方针,开始反攻。他先派遣小部队进行了一次试探性的进攻。这次进攻虽未能奏效,但却为陆逊火烧蜀军连营作了铺垫。
此后的事情想必大家多多少少都听过一些了,陆逊夜袭蜀营,顺风放火,当时江南正是炎夏季节,气候闷热,而蜀军的营寨都是由木栅所筑成,其周围又全是树林、茅草,一旦起火,就会烧成一片。最后刘备几乎是全军覆没,轰轰烈烈的攻吴之战一把火烧了精光。十几万大军也所剩无几。刘备逃亡后,恼羞于夷陵惨败,一病不起, 白帝城托孤 病亡,令人不胜感慨。
本次战役史称"夷陵之战"。刘备本次"以怒兴师",恃强冒进,本就犯了兵家之大忌。还大损了国力,基本上毁灭了当年诸葛亮隆中对策时制定的宏伟战略蓝图。真可谓惨败。
至于刘备为什么败的这么惨呢?
一是冲动,不听劝啊,就在刘备刚决定要伐东吴的时候,大家都反对,但人家不听劝啊。诸葛亮根本没去劝,因为他知道劝也没有用。只有一个人站出来,就是 赵云 ,赵云去劝了没劝住,回来就问诸葛亮:丞相这次为什么不拦着主公呢?诸葛亮说了一句话,诸葛亮说:如果法正、庞统在此或许主公尚可一听,法正、庞统已过,谁劝都无用。这句话在《三国演义》里是没有的,这句话是出现在正史《三国志》中。所以,正史记载这句话的意思其实是说,在刘备心中,他最得力的军事谋士并不是诸葛亮而是庞统、法正两人,也是这两个人帮助刘备夺了西川。诸葛亮在刘备心中是个有政治谋略的人,最多也只是个丞相的角色,管理管理军需、后勤啥的。这是诸葛亮的原话。
其实在正史记载,诸葛亮最大的功劳就是帮刘备借了荆州,让刘备有了栖身之地,但是真正帮刘备夺得蜀汉的是法正和庞统。诸葛亮在历史上确实是个很好的政治家,但他的军事才能也的确不如庞统,这是事实。所以在对东吴出兵这件事,刘备根本不听诸葛亮的。于是诸葛亮知道劝也劝不住,就根本不劝了。
二是刘备格局太小。通俗易懂的说就是:小老板经营事,大老板经营人,企业家经营局。经营事的人一般都很优秀,因为能解决问题,但视野也容易被事儿所吸引而陷到事里出不来。经营人的比较高级,因为所谓的事都是人解决的,经营好人,知人善用,事儿也随之解决了。经营局的一般都是王者,一出手就是局,经营的是未来,经营的是天下大事。换句话说小老板是解决问题,大老板是发现问题让下面的人去解决问题,企业家则是决策问题,负责问题走向。
刘备就是小老板的格局,每次打仗一定是亲力亲为,而且到最后自傲自满,为自己义弟之死而活在了悲伤痛苦的边缘,已经失去理性了,陷入悲伤痛苦里出不来,倾全国之力亲自率军去打东吴报仇。当得知对方是新人陆逊时侯还骄傲的看不起人家,说人家黄口小儿是他的孙子辈,结果就是被个孙子辈的人打的几乎全军覆没。
而反观孙权呢,就是大老板格局。东吴经过大大小小无数次战斗,孙权从来没有身先士卒过。但他很善于用人,鲁肃、周瑜、陆逊、吕蒙等这些人都是帅才。这次也是如此," 夷陵之战 "前陆逊还是新人,孙权果断重用陆逊任命他接替周瑜成为大都督。刘备刚入吴境时,一战又一战,陆逊节节败退,只退不守也不攻,无论刘备再怎么骂、再怎么羞辱就是不出兵。以至于东吴连续丢十几城池。这时所有人就都去孙权处告陆逊的状,弹劾陆逊的纸片也是多多的飞到江东,说陆逊一个书生,不懂打仗,赶紧给他换掉吧,不然东吴就亡了等等,这时的孙权对这些弹劾的话是听也不听,看也不看,就对着所有人说:用人不疑,孤相信陆伯言,就如同当年相信周公瑾,相信鲁子敬一般。结果陆逊陆伯言真的是不负众望,一个 火烧连营 把刘备的人马全灭掉了。此战也让籍籍无名的小辈陆逊一举成名,成为三国名将。
最后我们再说情绪,喜、怒、哀、乐是人之常情,但真正厉害的人,就是跳出情绪不被情绪所动,而用情绪去动别人。当大军压境时孙权不着急吗,不上火吗,但人家就是没有表现出来,还镇定自若的任命陆逊这个新人去抗敌,在陆逊连失十几城情况下依然无波无澜的安慰众将相信陆逊,这情绪控制的不是一般的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