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南北朝时期是一个乱世,是匈奴、鲜卑、羯、氐、羌等族冲击中原王朝后所呈现的分裂局面,这些少数民族轮番登场都建立了以自己部族为核心的政权,铁与血是这个时期的硬通货。后来,鲜卑族所建立的北魏异军突起,横扫了中国北方,建立了鲜卑族政权。以武力建国者也为武力所破坏,北魏末年六镇起义的鲜卑族军人拉开了北魏动荡的序幕。所谓时势造英雄,一位勇猛堪比项羽的猛人横空出世,这个人就是高昂。

高昂,字敖曹,出身于渤海高氏,属于当时的上层阶级。一般来说,当时的贵族往往都手无缚鸡之力,以民脂民膏作为自己享乐的资本。但是,高敖曹不是这样。他从小就是一个熊孩子,有豪杰气概,性情耿直,锐气逼人。父亲给他请了师傅教他读书,但他对此很不屑。经常和自己的伙计们练习武功和马上本领,他擅长使用马槊,运槊如飞,为人所称道。依仗着自己的本领,高敖曹经常对身边的人说一句话:“大丈夫自当横行天下,自取富贵,千万不能读个破书当一个没用的老博士啊。”就像当年的项羽看到秦始皇的仪仗时曾说过,“皇帝可以被我取代!”他们简直具有一样的进取心和个性。

而当时高敖曹主要生活在北魏末年,这个鲜卑族政权也是日落西山,乱世迹象显现,这正好给了高敖曹在乱世中自取富贵的好机会。恰好,被北魏朝廷冷落的穷亲戚,驻守边关的六镇鲜卑将士开始叛乱,他们将学习汉文化的北魏朝廷视为汉人,已经不承认北魏朝廷的领导,各种势力轮番登场。高敖曹几经辗转,最后进入了鲜卑化汉人高欢(当时朝政的实际掌权人)的门下。

在当时的各种军事力量中,鲜卑人是主力,因为当时的分工是汉人种田交纳赋税,鲜卑族负责打仗。然而,高敖曹作为汉人,他的手下也都是汉人,但个个都是精兵悍将。起初,高欢担心高敖曹的汉人士兵不行,就要分一些鲜卑族士兵给高敖曹指挥。高敖曹虽说投靠了高欢,但还是有自尊心的,他说我的这些士兵战斗力一点都不必鲜卑兵弱,他们经历过很多次恶战,训练有素,你就放心吧。后来,果然在一次战争中,高敖曹仅率领一千汉人士兵往复冲击总兵力有二十万人的尔朱联军,最后将马上要失败的高欢救下,大败敌军。事后,高欢也对高敖曹的汉人部队大加赞赏,再也不敢小瞧汉人部队了。

而且,鲜卑化的高欢在对士兵训话的时候都是用鲜卑语,其中不乏调侃汉人的话语。但是,一旦高欢面对高敖曹的部队,他就立马改用汉语对士兵训话,对汉人的战斗力不乏赞美之词。也因为战功卓越,高敖曹也是谁都不怕,包括高欢手下的鲜卑将领。有一次,有个鲜卑官员随口说了一句,黄河泛滥了也不要紧,反正死的都是汉人。高敖曹听后,拔刀就向这家伙砍去,这个人胆怯的逃跑了。高敖曹还紧急的召集士兵,要攻打这个官员的营寨,最后被其他人费了很大的力气拉住了。还有一次,高敖曹去拜访高欢,高欢门人没给高敖曹面子,就是不放行,高敖曹弯弓拉箭直接射杀了这个门人。而高欢知道后,对高敖曹一点责备都没有,什么都没提。因为,在高欢眼里,高敖曹可是一个宝啊,是一把好使的利刃,要用他来征服其他敌人。而且为了嘉奖高敖曹,让高敖曹担任了司徒、大将军等职务。司徒大家都知道,这已经是三公之一了,果然高敖曹是自取富贵了,而且还玩命干。

然而,作为一员猛将,他也最终没有得到善终。在一次战斗中,由于高敖曹过于骄傲,对于敌人过于轻视,导致敌人专门用计谋对付高敖曹所在的部队,最后把高敖曹的队伍冲垮了。高敖曹看情况不对头,赶紧往身后的城池跑去,可守城的鲜卑化将领与锋芒毕露的高敖曹有恩怨,完全不理睬高敖曹。高敖曹最后眼看追兵将至,奋力向敌人杀出,并大叫道:“小子们,给你们一个封为开国公侯的机会。”很快,高敖曹就因寡不敌众被杀,头颅被砍掉送到了敌人的首领那里。而当初项羽是自刎而死,身体也被大卸八块,每一块都可以换取封地。这两位猛将都是旷世英豪,也都死于兵革之下,真是令人叹息良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