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匡胤作为宋朝的开国皇帝,当年在陈桥发动兵变而被黄袍加身,摇身一变成为了皇帝。赵匡胤之前是后周皇帝手下的一个将军,而后周世宗柴荣也算的上是一代明君,为何却留下忠臣进行托孤,导致了赵匡胤的兵变称帝。
后周太祖郭威当年就是被黄袍加身成为了后周的开国皇帝,郭威死后传位给了他的内侄,也是他的干儿子柴荣。柴荣也算得上是一代明君,并且有他干爹郭威黄袍加身的事情放在眼前,他在传位的时候为什么就没有意识到会有人再像郭威一样被黄袍加身?为什么就不找一个可靠地大臣来进行托孤呢?
其实为了保住后周的江山,柴荣也是有着自己的想法的。自从柴荣生病之后,就开始做起了防范措施。当时的情况之下,对后周政权有威胁的主要是两个人,一个是郭威的女婿张永德,另一个人是郭威的外甥李重进。柴荣本就不是郭威的亲生儿子,这两个人一个是郭威的女婿,一个是郭威的外甥,自然也是很有可能去争夺皇位的。
张永德当时是殿前都点检,掌握着禁军,手上执掌着兵权,自然是一个很大的威胁。李重进是侍卫亲军马步都指挥使,也是手握重兵,并且能征善战,虽然当年郭威传位给柴荣的时候曾召李重进过去,当着李重进的面传位给柴荣,也是为了防止李重进造反。柴荣在位的时候,李重进却是也没有造反,但是难保在柴荣死后李重进不会造反。
为了削弱两人的势力,柴荣先是将张永德的权位夺走,交由赵匡胤来填补,然后又将李重进调离权力中心,并且培养起赵匡胤这股势力,与李重进进行抗衡。如此一来,看似是削弱了两大威胁,但实际上却是把赵匡胤这只猛虎养了起来。
除了对两大威胁进行防范,柴荣还安排了宰相范质来辅佐幼主。后来当柴荣意识到这样培养赵匡胤其实也是一个隐患之后,曾派出了一些赵匡胤的对头去对他进行打压,但是此时的赵匡胤羽翼已丰,在朝廷中有很多关系非常好的兄弟,并且都是担任着重要的之位。等到柴荣死后,后周的大部分军政大权都到了赵匡胤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