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准备了大半年后,俄军终于开始在红军城区域发起进攻,俄乌决战已经打响?但就在这个关键时刻,阿塞拜疆突然对俄发难,还公开支持乌克兰,使得俄罗斯后院失火,这会造成怎样的影响?面对这个局面,普京进行了哪些准备?
在2024年8月,俄军兵锋就接近了乌东核心枢纽红军城,但他们没有直接进攻该城,而是转头向北、南推进。现在,俄军基本形成了对红军城的"钳形攻势",并集结了大量兵力后,终于发起了攻势。选择在这个时候行动,是因为俄军获知驻守红军城的乌军第155旅步兵耗尽,因此他们在清理了皮什坎后,马上向舍普琴科北部推进。而对俄军的行动,乌克兰方面因为兵力调动频繁,使得红军城只有第155机械旅和第68列兵旅,但周边还有不少"强援",至少有10支部队能回防,但这会造成其他战线兵力减少,被俄军趁虚而入。俄乌冲突的大决战,已经要打响了。
如果俄军能拿下红军城,那么顿涅茨克几乎所有的大城市都被他们控制。而乌克兰将迎来一个最麻烦的局面,那就是这些顿涅茨克大城市除了马里乌波尔和基纳基耶夫,其他的都在一条线上,这意味着俄军将获得一条极其强大的后勤补给线。要知道在俄乌冲突中,俄军最被诟病的问题不是推进慢,而是他们一直无法有效解决后勤补给能力差的问题。如果这条超级补给线出现,会给俄乌冲突带来怎样的影响,已经无需多言。
但就在如此关键的时刻,俄罗斯却"后院失火",位于高加索地区的阿塞拜疆突然出手,不仅宣布就此前的航空公司客机失事起诉俄罗斯,还提到了10年前的马航客机坠毁。而且,阿塞拜疆总统阿利耶夫公开支持乌克兰继续与俄罗斯作战,还暗示已经组织雇佣兵赴乌作战。阿塞拜疆此时发难,就是抓住俄罗斯深陷俄乌冲突,没有力量来针对自己。而且,阿塞拜疆背后是土耳其,他们早就想要将势力范围扩大到高加索地区,进而染指中亚。如果高加索地区出动"反俄浪潮",很可能形成"多米洛效应",对俄罗斯的车臣、鞑靼斯坦共和国都造成影响。这个情况,俄罗斯无法接受,因为高加索地区与东欧平原一样,都是他们的"核心区域",是不能丢失的。
在严峻的战略形势面前,俄罗斯普京政府迅速作出了选择。日前,俄总理米舒斯京在视察远东地区时,给当地官员下了"死命令":必须在今年之内完成卡尼库尔干口岸的建设。米舒斯京指出,卡尼库尔干口岸对增加俄远东地区与中国东北的贸易量至关重要,必须尽快修建完毕,绝不能影响中俄贸易的发展势头。显然,俄罗斯决定加速"向东看",但他们决定做得太迟了。要知道,与卡尼库尔干口岸连接的黑龙江公路大桥,早在1988年就提出了方案,却被搁置26年,直到克里米亚事件出现后,普京政府面对美西方制裁,才逐渐放弃"向西看",重启大桥修建。现在,不仅卡尼库尔干口岸,整个俄罗斯远东地区的基建都必须进行现代化升级,只有这样才能跟上中国一侧的运行效率,俄罗斯不能再浪费时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