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以来,亦庄养老服务中心整合养老资源,实现周边驿站和区域养老服务中心拥有同质同标服务。目前,大兴区5家区域养老服务中心助力建设"三级养老服务网络",已惠及6.8万老年人。全市将推动区域养老服务中心整合养老资源,今年将再建50家区域养老服务中心。

亦庄镇养老服务中心/记者拍摄

在亦庄镇区域养老服务中心,一位养老驿站工作人员来到药房,熟练地清点社区老人需要的药品,再取走配送到老人指定的地点。如今,这处养老服务中心已经从单一的照料服务拓展为了多元化服务。

亦庄镇养老服务中心负责人罗晶介绍,亦庄养老服务中心主要分为5大功能模块:首先是综合服务区,为老年人提供引导、咨询、服务受理等"一站式"服务;设有社区餐厅,可以给镇域内的老年人和驿站配送餐食;设有医养服务区,中心内设有医务室、药房、康复室、心理咨询室等设施;我们还有老年学堂,从24年10月起累计开展活动253场;此外,还有托养服务区,设立托养床位43张,其中护理型床位35张。

工作人员从中心取走老人所需药品/记者拍摄

在亦庄,老年人如果需要订餐、买药、理发、紧急帮扶或者居家上门等服务,只需要拨打电话到亦服务指挥调度平台,就可以得到解决。亦服务指挥调度平台是亦庄镇设立的电话服务热线平台,由专员24小时接听电话。

亦庄镇副镇长王然介绍,亦服务指挥调度平台的服务范围能辐射到亦庄镇所有的老年人,通过拨打电话67887890提出具体的需求,由平台统一汇总,再反馈到亦庄养老服务中心,由服务中心统一调度全镇域的养老服务资源,为老年人提供具体的服务。

亦庄镇养老服务中心餐厅/记者拍摄

老年学堂邀请幼儿园小朋友与老人慰问互动/记者拍摄

今年三月以来,亦庄养老服务中心通过整合养老资源,为周边养老驿站提供同质同标的服务。亦庄镇养老服务中心负责人罗晶介绍,现在亦庄所有的养老驿站都是我们在连锁运营,可以提供同样品质的服务。首先的资源是共享的,比如志愿者资源、医养资源、社区资源等;第二个,餐食是由统一的厨房去配送,质量和卫生都有保证;第三个,我们的所有的服务人员,包括居家照料的人员,都是经过专业培训、从养老中心派出来的,服务质量和态度都比较好。

亦服务指挥调度平台/记者拍摄

亦服务指挥调度平台专员接听老人电话/记者拍摄

2024年,大兴区完成了5家区域养老服务中心升级改造并投入运营,包括亦庄镇养老服务中心、兴丰街道养老服务中心、瀛海镇养老服务中心、榆垡镇养老服务中心和西红门镇养老服务中心。大兴区通过打造"区级三级养老服务网络",以区域养老服务中心为主体,下沉到老年人口密集的镇街,再到星罗棋布的社区养老服务驿站,将养老服务延伸到老年人身边。

大兴区民政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王丽曼介绍,2024年10月以来,5家区域养老服务中心已经带动了27家养老服务驿站协同发展,月均助餐服务约1.2万人次,累计提供上门服务3.7万次,惠及6.8万老年人及7333名"老老人"。2025年,大兴区新建的3家区域养老服务中心已初步通过市级验收,预计将惠及4万余老年人及3559名"老老人",同时将区域养老服务中心的建设延伸至农村地区,提升农村地区养老服务水平。

广德苑养老服务驿站提供医养服务/记者拍摄

目前,全市在2024年已经建成105家区域养老服务中心。北京市民政局养老服务处副处长陈卉灵表示,全市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布局。首先是在区域中心的建设方面,下一步我们将在"老老人"密集、老龄化程度高的街道乡镇,再去建设50个区域中心,进一步扩大区域中心的覆盖率。第二个,针对已建设区域中心,我们会推动区域中心和辖区里的养老服务驿站进行整合链接,来确保辖区里边的养老服务资源统一集成起来,从而推动区域中心和驿站之间的服务同质同标,更好地满足养老服务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