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南阳的一个普通秋日,却因为一位妈妈的身影,让无数网友泪崩。
视频里,初秋的陵园静悄悄的。34岁的她,头发花白,却还带着年轻的脸庞。她站在一座小小的墓碑前,手里捧着草莓,轻轻蹲下身,亲吻着碑上孩子的照片,低声呢喃:"妈妈在呢"
短短不到20秒的视频,却让300多万人泪目。

橘宝妈妈在怀孕时,一切检查都很正常,医生也没有发现任何异常。可没想到,孩子出生后却从第一天起就被病魔缠上。
医生确诊:橘宝患的是一种极其罕见的遗传病--ARX基因5号外显子缺失。这种病主要出现在男孩身上,是一种严重的神经发育性疾病。
它会让孩子出现持续的癫痫发作、肌张力异常,还伴随智力和运动发育迟缓。
换句话说,橘宝从一出生,就要和疼痛、抽搐、康复训练、药物治疗一起生活。
而妈妈,也从那一刻起,成了孩子的"全职战士"--一边学护理知识,一边四处求医问药。
只是,病太罕见、治太难,他们一家人始终在和命运赛跑。

在那段漫长又煎熬的时间里,橘宝几乎一直待在重症监护室里。冰冷的病房、嘀嘀作响的仪器声,成了他生命中最熟悉的背景音。
而在玻璃门外,妈妈日夜守着,哪怕只能隔着窗看看,也要陪着。
为了让孩子活下去,菊宝妈妈几乎踏遍了半个中国--从本地医院到省城,再到北京、上海、广州……每到一个地方,她都怀着希望而去,带着失望而回。
她学会了读病历、懂药名、会看监护仪的数字,也学会了在走廊的长椅上打盹。
有人问她:"这么折腾,累不累?"
她只是摇头:"孩子能多活一天,我就多跑一个地方。"
那不是坚持,而是一位母亲的本能--只要孩子还在,她就不能倒下。

这几年里,橘宝的病情反反复复,他几乎把医院当成了"第二个家"。 短短几年时间,他住院超过40次,其中重症和病危入院就有27次,收到病危通知书的次数也高达27次。 每一次病危通知,对别人来说是晴天霹雳,但对菊宝妈妈来说,却成了常态。 医生喊她签字,她的手总是抖,但签完又立刻镇定下来,守在抢救室门口,心里默念着一句话: "橘宝,你要挺住,妈妈在这儿。" 孩子一次次被抢救回来,又一次次被病魔拖进深渊。 而她,也在这些轮回里学会了冷静、坚强,却从没学会放弃。

为了救橘宝,妈妈几乎跑遍了全国--大城市、小县城,只要听说哪家医院可能有办法,她就立刻出发。 抱着孩子坐火车、赶夜班车、挤公交、守在走廊的椅子上打盹……一路上全是疲惫,但她从没说过一句"累"。 就在菊宝三个月大的时候,她照镜子时突然发现,自己的头发开始一缕一缕变白。 那不是岁月的痕迹,而是心疼与无助一夜之间刻下的印记。 白发越长越多,她却无暇顾及,只能继续奔波在医院和家之间。 外人看到的是她的坚强,可只有她自己知道,那段日子有多痛苦-- 每一次听到病危通知,她都觉得世界要塌; 每一次孩子睁眼,她又拼命告诉自己要撑下去。 她说:"我怕哭出来孩子会害怕,所以我都背着他哭。" 那一头早早的白发,正是她用无尽的爱和痛,换来的坚强。

在橘宝妈妈奔波求医的那些日子里,这个家虽然不富裕,却被浓浓的爱包围着。
全家人都把小橘宝当成最珍贵的存在,谁都舍不得让他多受一点苦。
尤其是哥哥--明明还只是个孩子,却早早学会了懂事。
不论作业有多少、学习多忙,他总会抽出时间陪着弟弟,帮妈妈端水、拿药,轻声哄弟弟睡觉。
他知道妈妈太累了,于是悄悄学着去分担,哪怕只是帮忙递个毛巾,也觉得能为妈妈做点什么。
橘宝虽然没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却拥有哥哥全部的爱。
有人说,这兄弟俩都住过世界上最贵的"房子"--那就是家人的心。

因为病情的原因,小橘宝从很小的时候就需要长期靠胃管维持进食。
每一次更换胃管,对别人来说只是一个医疗操作,可对橘宝妈妈而言,却是一次揪心的煎熬。
她不敢看孩子皱眉、不敢听那声压抑的哭,只能强忍着泪在一旁安慰:"不疼不疼,妈妈在。"
可每次护士转身,她的眼泪就忍不住掉下来。
发烧、吃药,对普通孩子也许是家常便饭,但对橘宝来说,每一次都像在走钢丝。
一旦发热、呕吐,妈妈的心就会悬到嗓子眼,整夜不敢合眼,生怕出一点差错。
药一喂完,她就守在床边,摸着孩子的小手,反复确认体温有没有降、呼吸有没有稳。

就连小橘宝生日那天都是在重症室度过的,陪伴他的不仅有橘宝妈妈,还有病床旁边机器滴答滴答的声音,忙碌的医生护士也围绕着小橘宝,他们给小橘宝唱生日歌,这一刻小橘宝是勇敢的小勇士,敢于对抗无情的病魔,妈妈就是小橘宝的精神支柱,每次看到小橘宝清澈的眼睛,多么希望这世上没有病痛,只有快乐的成长过程。

为了能倾尽所有的留住他,橘宝妈妈花费了巨额的医药费,但还是没有找到治疗方案。小菊宝还是没有抵过无情的病魔,逝世于 2023 年 4 月 1 号,

短短三年,小橘宝几乎把一生都用来和病魔对抗。
无数次住院、抢救、输液、打针……他一次又一次撑了过来,用小小的身体,和命运硬碰硬。
可这一回,也许他真的太累了,只想好好睡一觉,去一个没有病痛、没有针管的世界。
那一夜,橘宝妈妈和哥哥抱着他,舍不得松手。
他们知道,这可能是最后一次能这样相依在一起。
妈妈抚着他的脸,轻轻哄:"宝贝,睡吧,不疼了,妈妈在这儿。"
泪水顺着她的脸流进孩子的头发,她却不敢哭出声,怕惊醒他。
那一晚,他们三个人挤在一起,哥哥紧紧抱着弟弟,轻声地说:"弟弟,哥哥爱你。"
屋里没有灯,只有母亲哽咽的呼吸声,还有那份不舍到极致的温柔。
从此,橘宝去了一个只有快乐的地方;
而妈妈和哥哥,留在人间继续生活--带着爱,带着想念。
在那三年里,每一张病历、每一次签字,都写着橘宝妈妈的名字。
那些签名的瞬间,手在抖,泪在落,她一次次用自己的力量,对命运说"不"。

自从小橘宝离开后,妈妈就给自己定了个规矩--每隔十天,一定要去看他一次。 无论刮风下雨,她都会带上孩子爱吃的水果,带着一束花,轻轻擦干净墓碑,然后俯身,亲吻那冰冷的石面。


她总是轻声地对着碑上的照片说话:"宝贝,妈妈来了。天堂那边冷不冷?吃得好吗?有没有乖乖睡觉?" 那些话,几乎成了她生活的一部分。 那天,天空安静得出奇,她像往常一样整理着墓碑,忽然,一只蝴蝶毫无征兆地落在了她的衣袖上。 她愣了一下,眼眶瞬间就红了。 "怎么会有蝴蝶呢?"她轻声呢喃着,嘴角带着一丝微笑,"是你吗?橘宝?你想妈妈了,对不对?" 那一刻,她的语气温柔得像是在哄一个还没睡醒的孩子。 "没事的,妈妈在呢,妈妈一直都在。" 说完,她轻轻抚了一下衣袖,仿佛在摸孩子的小手。 临走时,她抬头望着天空:"妈妈要去上班了,宝贝。要挣钱给你和哥哥买好吃的、买玩具。" 然后,她转身离开--背影依旧瘦削,却那么坚定。 那只蝴蝶,久久没有飞走。 就像小菊宝的灵魂,一直陪着妈妈,从未离开。

有人说,与其这样,还不如放手。但是妈妈们都懂,只有怀胎十月,拼尽全力生下来的宝贝,日夜守护的心肝,这怎么舍得放手?虽然真的好难熬,真的好但是放手真的很难,如果发生在自己身上,这怎么能真正的放下?菊宝妈妈为小橘宝付出了见证,这也是菊宝妈妈坚韧不拔、无私奉献精神的象征。但愿橘宝妈妈在未来的日子里能够找到内心的平静与力量,希望橘宝妈妈能坚强走下去,每一个失去孩子的父母都是人间最痛苦的。希望所有的父母都能珍惜与孩子相处的每一刻,因为这可能是此生最宝贵的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