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人在亚洲访问,一不留神中东又出事了。以色列主动在加沙重燃战火,至于原因,则出在一具遗体上。

对加沙的停火事宜,真是一刻也不能松懈。特朗普刚开启亚洲访问之行,以色列和哈马斯又杠上了。据外媒报道,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在28日晚,以哈马斯违反停火协议为由,下令军方对加沙地带实施"有力打击"。

事后,哈马斯方面发表声明,明确否认与袭击事件存在关联,重申对停火协议的履行承诺,同时直指以色列针对加沙平民的行动存在升级倾向,呼吁国际社会向以方施压,要求其全面遵守停火约定。

声明中,哈马斯还宣布将搁置原定于28日晚,移交以色列被扣押人员遗体的计划,理由是以色列已重启对加沙地带的袭击,导致协议执行基础不复存在。

这一表态引发以色列方面的强烈反弹,以方此前就多次指责哈马斯在人质遗体归还问题上故意拖延,已违反第一阶段停火协议。而哈马斯则在后续声明中给出反驳,强调以色列的相关限制才是问题关键,由于以方拒绝允许重型挖掘机械进入加沙地带,同时禁止巴勒斯坦与国际搜救队进入部分区域,直接导致人质遗体的搜寻进程受阻,进而影响移交工作推进。

双方的口舌之争很快因一段视频陷入新的紧张。当地时间28日,以色列公布了一段据称拍摄于27日的影像资料,画面中3名哈马斯成员在一幢受损建筑内找到一具包裹着白色裹尸袋的遗体,随后将其掩埋,不久后又有挖掘机抵达现场将遗体挖出,最终移交赶来的红十字会代表。

以色列方面将这段视频提交给特朗普政府,指控哈马斯此举是刻意制造积极搜寻遗体的虚假表象,试图混淆国际视听,并借此寻求美方对其采取报复性军事行动的许可。

《以色列时报》援引相关分析指出,哈马斯的拖延策略本质上是在考验特朗普政府的外交决心,而特朗普本人已通过社交平台发出警告,要求哈马斯迅速恢复遗体移交,否则将面临严重后果。

作为停火谈判的中间人,比沙拉・巴巴向《华盛顿邮报》透露了哈马斯的内部立场,该组织官员在明确承诺,将全力寻找所有以色列被扣押人员的遗体,同时怀疑此前向以色列军队开火的武装分子是意图 "制造混乱"的其他势力,与哈马斯核心决策无关。

沙拉・巴巴进一步解释,哈马斯已向所有成员下达严格指令,严禁违反停火协议,从组织利益出发,其并无扣留被扣押人员的动机,反而希望尽快完成移交以推进停火协议进入第二阶段。

美国一家新闻网站披露,以色列已在28日将上述争议视频提交给白宫和中央情报局,强调以方必须对此类"挑衅行为"作出回应。但美方官员给出的反馈却与以方预期相悖,他们不认为哈马斯的行为构成对停火协议的实质性违反,同时紧急敦促以色列保持克制,避免采取可能导致停火协议彻底崩溃的激进措施。

在此背景下,内塔尼亚胡与以色列国防军召开紧急会议商讨报复方案,不过会议最终并未形成明确决策,内塔尼亚胡在会后强调,相关行动需与美国进行协调,以确定可行的应对措施。

然而局势的发展并未按外交协商的轨迹推进,会晤结束后不久,哈马斯宣布在加沙南部城市汗尤尼斯发现另一名以色列人质的尸体,并计划于28日晚些时候移交以色列。

但与此同时,内塔尼亚胡曾试图联系正在亚洲访问的特朗普,寻求其对军事行动的许可,可拉法地区突发的交火事件彻底改变了局势。内塔尼亚胡随即改变态度,宣布发动袭击,哈马斯则迅速回应,明确表示将不再按原计划归还遗体,原本出现缓和迹象的局势再度陷入全面紧张。

可以说,整起事件就是由一具遗体引发的血案。但此事件也凸显了加沙停火协议的脆弱。以色列指责哈马斯返还遗体没有诚意,而哈马斯则反对以色列在停火期间开火。本质上双方都不愿接受特朗普的停火方案,休息只是为了喘息,以便更好投入后续作战。

因此,特朗普看似在加沙停火的事项上付出巨大努力,但终究是无用功,在美国的影响下,加沙的矛盾永远得不到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