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刚在吉隆坡谈完,特朗普立马说要跟中国签个全面协议,这话听着不小,可没过几天,他自家人就出来打脸,前美国驻上海领事谭森直接说,贸易战是特朗普自己挑起来的,现在弄成这样,怪不了别人,真想谈成,光让步没用,得先把今年四月之后加的关税全撤了,才算有点诚意。

中方这几年的应对方式变了,以前美国加税,中国也跟着加回去,你来我往,大家心里都有数,现在不一样了,中国开始出实招,比如稀土出口的新规,直接掐住了美国高科技产业的脖子,美国拿芯片、飞机、汽车压中国让步,中国就拿稀土、锂、钴这些材料顶回去,美方这才明白,贸易战不是他们想停就能停的,有些东西断了,再接上就没那么容易了。

韩国总统李在明最近真着急了,APEC峰会快到了,他接受美国记者采访时说,跟中国硬扛没好处,还是得坐下来谈,这话听着像在劝美国,其实也是给自己找退路,之前美国对中国海事和科技下手,韩国企业跟着凑热闹,结果被中国反制,订单少了,利润下滑,韩国夹在中间,听美国的,中国不乐意,帮中国的,美国又找麻烦,两边都惹不起,只能干着急。

李在明现在比文在寅难多了,文在寅那会儿,一边跟美国搭着安全合作的线,一边跟中国做买卖,两边都顾得上,现在李在明得应付特朗普要的三千五百亿美元投资承诺,还得面对中国对韩企的反制,钱没到账,压力先压下来了,韩国企业也开始动脑子,有的把生产线搬去东南亚,有的干脆在中国本地盖厂,躲开大国打架的圈子。

美国对盟友一向不讲情面,嘴上说保护你,实际就是要你掏钱、出力、当炮灰,韩国就是个典型例子,美国要韩国配合围堵中国,又在贸易上压韩国,比如对韩国电动车加征百分之二十五的关税,这种同盟说白了就是不平等的交易,其他国家也看明白了,越南、马来西亚、泰国都在悄悄改策略,不再把宝押在一个国家身上,而是多头布局,分散风险。

RCEP这个区域合作框架这几年确实管用,中国和东盟的贸易额涨了21%,比美墨加协定还快,合作比对抗更实在,欧盟现在对华电动车的调查也慢下来了,没跟着美国瞎掺和,韩国要是还死死攥着美韩同盟不放,只会越来越没辙,李在明接下来怎么动作很关键,特朗普下个月要去首尔,他会不会当面回绝美国的要求,会不会主动提中韩合作的项目,这些事都会决定韩国以后的路怎么走。

特朗普来韩国的时间挺巧的,要是李在明敢在公开场合说不跟中国搞技术脱钩,那可真就打破美韩同盟的老规矩了,说不定别的小国也跟着学,可要是还低着头,韩国迟早成被薅羊毛的那个,这事到底怎么走,就看他敢不敢真迈出那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