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场股东大会投票,75%的高支持率背后,是特斯拉董事会与部分机构投资者的尖锐对立,也是马斯克个人魅力与公司治理规则的再次碰撞。
北京时间11月7日清晨,特斯拉年度股东大会在得克萨斯州奥斯汀落下帷幕。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近万亿美元的薪酬方案以超过75%的赞成票获得通过。现场顿时沸腾,股东们起立欢呼"埃隆",马斯克本人更是随着欢呼声在台上翩翩起舞。
然而,市场的反应却与现场的欢庆气氛形成微妙对比。同日美股收盘,特斯拉股价下跌超过3%,即使盘后一度上涨3.4%,但随后再度转跌。
这一冷一热的反差,勾勒出特斯拉股东阵营的深刻裂痕。

天价方案:企业史上最大薪酬包
今年9月,特斯拉董事会提交了这份被称为"企业史上规模最大"的薪酬方案。
根据方案设计,马斯克在未来十年内可能获得额外4.237亿股特斯拉股票,占公司总股份的约12%。
若他能拿满所有奖励,其在特斯拉的持股比例将从目前的13%提升至近29%,对公司的控制权将大幅增强。
这笔薪酬的价值与特斯拉市值增长直接挂钩。马斯克必须带领特斯拉达到8.5万亿美元的市值高峰,这是目前英伟达市值的两倍,比如今特斯拉市值高出近八倍。
雄心目标:八年交付两千万辆汽车
除了市值目标,这份薪酬方案还为马斯克设定了一系列极具雄心的运营指标。
方案要求特斯拉实现累计交付2000万辆汽车、活跃FSD(全自动驾驶)订阅用户数量连续3个月超过1000万人、累计交付100万台机器人,以及有100万辆Robotaxi同时投入商业运行。
此外,特斯拉还需要实现调整后EBITDA(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达到4000亿美元的目标。
这些里程碑不仅要求马斯克在未来七年半内继续担任特斯拉首席执行官,还需要他创造商业史上的奇迹。
反对声音:机构投资者的担忧
尽管方案最终获得通过,但过程并非一帆风顺。多家大型机构投资者表达了强烈反对。
挪威主权财富基金公开表示将投票反对马斯克的薪酬方案。该基金管理着约2万亿美元资产,是特斯拉第六大外部投资者,持有公司1.12%的股份。
该基金在声明中直言不讳地指出,该薪酬方案"规模过大、稀释股东权益,且未有效缓解关键人物风险"。
加州公务员退休基金也加入了反对阵营。该基金全球股票投资总监Drew Hambly表示:"特斯拉提议的CEO薪酬方案比同类公司的CEO薪酬方案大了很多个数量级。"
支持论点:绑定马斯克与特斯拉
面对反对声音,特斯拉董事会及其支持者展开了积极游说。
特斯拉董事长罗宾·登霍姆在致股东信中警告,如果薪酬方案未获批准,马斯克可能会离开特斯拉。她强调,随着特斯拉致力于成为全球人工智能与自动驾驶技术的领导者,马斯克的角色尤为关键。
知名特斯拉多头Wedbush Securities分析师丹·艾夫斯在投票后发布报告,称马斯克是"特斯拉最大的资产"。
他认为,"我们仍然相信人工智能的估值正在被释放,我们相信特斯拉在未来6-9个月内实现人工智能驱动估值的进程已经开始。"
权力平衡:控制权与公司治理
这场争议的核心不仅关乎金钱,更关乎控制权与公司治理的平衡。
马斯克此前曾表示,他需要足够的投票权来施加重要影响,以防止"AI相关的坏事"发生。这表明,薪酬方案对他而言核心并非金钱,而是投票权的影响力。
然而,批评者指出,特斯拉董事会与马斯克关系过于密切,缺乏独立性。特拉华州最高法院此前曾评估马斯克2018年的原薪酬方案,该方案虽两次获股东批准,但于去年被法官驳回。
市场反应:高票通过与股价下跌
股东投票结果与市场反应之间的反差,值得深思。
一方面,超过75%的支持率表明大多数股东对马斯克领导特斯拉未来的能力充满信心。他们愿意用巨大的股权稀释换取公司更高速增长的潜力。
另一方面,特斯拉股价在投票通过后的下跌,则反映了市场对方案通过后股权稀释的担忧,以及可能还有对那些投反对票股东离场的反应。
摩根士丹利曾警告,如果马斯克的薪酬方案被否决,特斯拉股价可能下跌超10%。但现在方案通过了,股价依然下跌,凸显出市场矛盾的心态。
薪酬方案通过后,马斯克在特斯拉的投票权或将超过25%。这位自称"特斯拉创始人"的CEO,如今真正成为了这家公司不可替代的灵魂。
股东大会现场,马斯克向股东们承诺:"我们即将开启的不仅仅是特斯拉未来的新篇章,而是一部全新的史诗。"
然而,在挪威主权财富基金等机构投资者的眼中,这场胜利可能意味着公司治理规则的倒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