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2025年最新公开的军事演习信息,中国大陆在台海方向的军事行动中展示了多款现代化武器装备,涵盖海、空、陆及信息化作战领域。以下结合公开报道对各主要装备及其战术应用讲解
一、航母编队与舰载机
1. 山东舰航母编队
作为解放军第二艘国产航母,山东舰在此次"海峡雷霆-2025A"演习中首次高调亮相,率领20艘舰艇在台岛东部12海里"应变区"巡航,协同南海舰队完成对基隆、高雄等六大港口的封锁任务。其搭载的歼-15T舰载机(电磁弹射型)和歼-15D电子战机,显著提升了编队的全天候作战能力。歼-15T实现了从滑跃起飞到电磁弹射的历史性跨越,而歼-15D则填补了电子压制任务的短板。
2. 福建舰与电磁弹射技术
第三艘航母"福建舰"已于2024年完成5次海试,预计2025年服役。该舰配备电磁弹射系统,可搭载更多型号舰载机,包括歼-35隐身战斗机,进一步强化远洋作战能力。
二、空中作战体系
1. 歼-35系列隐身战斗机
歼-35A(空军型)和歼-35(海军型)已进入量产阶段,分别列装空军和海军航空兵。该机型具备隐身性能与超音速巡航能力,可执行制空、对海打击任务,成为突破台岛防空网的核心力量。演习中,歼-35与预警机、北斗卫星形成协同网络,实现"秒级响应"的精准打击链。
2. 歼-20S与无人机协同
双座版歼-20S作为指挥节点,与"彩虹-9"等大型无人机配合,执行远程侦察和电子干扰任务。无人机群通过AI算法实现自主编队,显著提高战场态势感知效率,并为后续火力打击提供目标定位。
三、远程精确打击武器
1. 东风-26反舰弹道导弹
该导弹射程覆盖关岛及冲绳美军基地,具备"区域拒止"能力。演习中,福建沿海火箭军部队模拟对介入台海的外部力量实施威慑,展示了对第二岛链目标的战略打击能力。
2. 远箱火远程火箭炮系统
陆军远火部队对乌丘屿、东引岛实施跨海饱和打击,射程覆盖台岛西岸重要军事设施。结合北斗导航和AI弹道修正技术,其圆概率误差(CEP)降至10米以内,可精准摧毁机场、雷达站等高价值目标。
四、海军新型舰艇与两栖作战装备
1. 055型万吨驱逐舰与052D导弹驱逐舰
作为航母编队的核心护航力量,055型搭载双波段雷达和112单元垂发系统,可拦截弹道导弹并执行对陆攻击。052D则侧重区域防空,两者配合形成多层防御体系。
2. 076型两栖攻击舰
该舰集成电磁弹射甲板,可起降固定翼无人机和直升机,搭载气垫登陆艇与两栖战车,在演习中模拟夺岛登陆作战,大幅提升立体投送能力。
五、信息化与无人作战系统
1. 无人潜航器(UUV)与AI协同网络
无人潜航器在演习中负责水下侦察与通信中继,实时回传台岛周边海域水文数据,并与卫星、预警机构建"杀伤链",缩短从目标发现到打击的决策周期。
2. 电子战与网络攻防体系
通过歼-15D和专用电子战飞机对台军雷达、通信节点实施软杀伤,配合网络战部队瘫痪指挥系统,形成"硬摧毁+软压制"的组合效果。
2025年演习中,解放军通过航母编队、隐身战机、远程导弹和智能化装备的体系化运用,展示了"区域封锁-精确打击-立体登陆"的全域作战能力。这些装备不仅体现技术优势,更通过协同演练验证了多兵种联合作战的成熟度,为应对复杂台海局势提供了多样化手段。未来,随着福建舰服役和无人装备的进一步列装,解放军对台军事行动的灵活性与威慑力将持续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