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蒙古国政坛发生了不小的动荡,亲华派和亲美派"打得"不可开交。

本月17日,上台仅有四个月的蒙古国总理赞丹沙塔尔突然被罢免,蒙古国方面消息称,该决定由国家大呼拉尔全体会议投票决定。外界一直把赞丹沙塔尔视为该国亲华派的代表人物,因此他被罢免的决定让不少人都为中蒙合作捏了把汗。

【蒙古国总统全面否决罢免总统决议】

然而事情很快就发生了逆转。20日蒙古国总统办公厅发布声明,总统呼日勒苏赫全面否决了罢免总理的决定。声明中表示,罢免总理一事违反国家宪法和程序,因此总统决定动用否决权。

根据蒙古国相关法律,该国总统确实有一定程度的否决权,但动用该权利否决议会对总理的罢免案,在该国历史上还是极为罕见的。呼日勒苏赫敢动这一步棋,说明他非常清楚,一旦放任这场"罢免行动"成功,蒙古的政坛将彻底被改写。

这么说并不是在夸大其词。此次总理罢免案本质上就是该国亲华派和亲美派之间的一场权力斗争。

仔细审查不难发现,赞丹沙塔尔的罢免有些莫名其妙。既没有人指控他违法,也没有具体说明"严重失职"。在蒙古政治圈,这种"莫名其妙的罢免",往往意味着背后已经有人在"做工作",是一次典型的政治操作。

这次罢免案的操盘手,正是议长阿玛巴雅斯加兰。她是蒙古政坛的少壮派代表,背后聚集着一批号称"青年改革派"的政治力量。他们打着反腐、改革的旗号,实则更倾向于亲美路线,希望借助西方的支持来重塑蒙古政治结构。

【蒙古国总理被外界视为该国"亲华派"代表】

而被罢免的总理赞丹沙塔尔,则是该国党内的保守派、务实派代表,被外界普遍视为"亲华派"。他上任以来,一直主张稳健对外,强调与中俄两大邻国的合作优先原则。

一旦赞丹沙塔尔下台,阿玛巴亚斯加兰上位,蒙古国之后的政治路线很可能会无限向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靠近。而呼日勒苏赫总统果断出手,用"否决权"把罢免案挡了回去,也等于明确地站在了"亲华派"一边。

很多人不理解:蒙古总统为何要冒政治风险去保一个总理?答案其实很简单--因为中蒙正在推进的合作太关键了。

就在不久之前,中、俄、蒙三国刚刚敲定"西伯利亚力量2号"天然气管道的核心协议。这是三方都视为战略级的超级工程。对俄罗斯来说,这是出口新通道;对中国来说,这是能源安全新布局;而对蒙古来说,这是历史性的"地缘红利"。

【中蒙俄天然气管道项目对蒙古国来说是"巨大红利"】

蒙古国地处中俄之间,是一个典型的"陆联国",没有出海口,运输成本高、对外贸易受限。几十年来,它的经济命脉几乎全部依附矿产出口,尤其是煤炭、铜矿,主要运往中国。

但这种单一结构脆弱、受国际行情影响大。如今,"西伯利亚力量2号"正好能弥补这一短板,它不仅能为蒙古国带来每年数亿美元的过境费,还能带动沿线公路、铁路、仓储、维修等全产业链发展。据估算,仅建设期就能提供上万个就业岗位,带动一系列地方财政收入。这对蒙方来说,无疑是一次"送上门的好机会"。

而一旦亲美派上台,这样的合作恐怕会被人为拖延,甚至被迫搁置。呼日勒苏赫总统深知这一点。可以说,他这次否决,不只是保一个人,而是保一条管道、保一项国运级工程、保一条国家生存的出路。

不过要注意的是,这次蒙古国总理被保,并不意味着其内部的亲华派和亲美派之争会就此停歇,赞丹沙塔尔虽然暂时稳住了位置,但未来仍需面对议会内外的掣肘,而阿玛巴雅斯加兰领导的改革派,也绝不会善罢甘休。未来蒙古国的政治走向如何,我们还是得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