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片战争打到这份上,真以为装几个后门就能卡脖子?
中美刚在瑞典谈完关税延期,转头英伟达就被约谈芯片安全问题。
7月30日美方突然加征印度、巴西关税,明摆着拿第三方撒气。
这出戏码和当年打压华为简直如出一辙,不过这次剧本该改写了。
美国在H20芯片里埋雷早就不是秘密。
《芯片安全法案》要求所有高端芯片必须配置远程控制模块,这和当年棱镜门监听全球的套路有啥区别?
但中国这次反应够硬核,英伟达刚宣布恢复供货就被约谈审查。
查安全漏洞只是表面,深层是给整个行业立规矩--技术霸权那套行不通了。
想想华为被断供时多少人唱衰,现在麒麟芯片突破封锁打了多少人的脸。
美财长说没筹码不是谦虚。
中国手握全球63%的稀土精炼产能,去年刚成立稀土集团整合产业链。
现在给美企开小口子采购,既是谈判筹码也是安全阀。
更别说国内量子计算原型机"九章三号"已经领先,长江存储的232层NAND闪存早就量产。卡脖子?脖子早不是五年前的脖子了。
最讽刺的是美国刚在谈判桌上要求中国别买伊朗石油,转脸自己就搞起原油战略储备回购。这种双标连华尔街日报都看不下去,发文直指"制裁疲劳症"正在反噬美元霸权。看看沙特用人民币结算石油、巴西搞本币贸易,就知道为什么说单极时代结束了。
技术冷战打到今天,美国企业先扛不住了。英伟达23%营收靠中国市场,高通这个数字是64%。所以黄仁勋才会顶着禁令风险搞特供芯片。但特供不是恩赐,中国企业吃透规则的速度超乎想象。就像大疆被制裁八年,市场份额反而从72%涨到85%。这叫什么?用你的规则打败你。
说到底,芯片战争早不是技术问题而是路线问题。美国想靠小院高墙守住霸权,中国在用全产业链突围。当龙芯3A6000性能逼近酷睿i5,当中微半导体刻蚀机进入台积电生产线,这场较量的结局其实已经写在基因里。就像高铁技术从引进到领跑,芯片突围需要的不过是时间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