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完德国总理,李在明期待早日访华,还见了一位中方最不想见的人
李在明和德国总理举行会晤,共同讨论对华战略。见完德国总理,李在明公开表态,期待早日访华,更是为中韩高级别交流营造良好氛围。但与此同时,李在明也见了一位中方最不想见的人。那么,李在明期待早日访华,说明了什么?他又见了哪一位中方最不想见的人?
近日,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峰会在南非约翰内斯堡举行。多国领导人齐聚一堂,共同讨论国际经济局势,并谋求更多合作,从而促进世界经济增长。在全球经济复苏乏力的背景下,此次峰会引发外界广泛关注。

峰会期间,多国领导人各自举行会晤,进一步寻求合作机会。其中,韩国总统李在明和德国总理默茨的会晤,吸引众多媒体记者的目光。谈及对华关系时,默茨表示,德国正在"认真考虑对华战略",因此,他想了解韩国对中国的看法。外界认为,这是德国正在重新评估对华关系,希望和包括韩国在内的亚太国家协调政策的体现。
当前,中德关系面临波折。不久前,德国外长瓦德富尔就涉华问题大放厥词,还突然临时取消访华行程,导致中德关系面临挑战。而德国财长兼副总理克林拜尔不得不紧急赴华,为事件降温。在此期间,德国企业界纷纷谴责德国政府强硬的对华政策,并强调中国市场对德国经济的重要性。在这种情况下,德国切实意识到中德关系稳定发展的重要性,并重新评估对华战略,也就不难理解了。
有了德国的"前车之鉴",李在明和默茨会晤之后,公开表态愿"早日访华"。就在当地时间11月24日, 韩国总统办公室发表声明称,李在明在G20峰会期间与中方高级官员见面,并在会谈中表示希望进一步推进两国合作,增进两国互信。当着中方的面,李在明表示,期待能早日访华,并与中方领导人会面。

对于此次会谈,韩国总统办公室表示,这延续了两国高级别对话的积极氛围,对中韩关系来说具有重要意义。更关键的是,早在11月中旬,韩国就宣布将东亚三国的官方表述顺序确定为"韩中日"。这和韩国前总统尹锡悦频繁使用的"韩日中"形成鲜明对比。有韩方官员表示,尹锡悦此前的表述"过度偏向日本",如今"拨乱反正",才是正确的做法。
虽然只是一个简单的修改,但背后大有深意。有分析认为,这不仅是韩方对华释放善意的表现,同时也是韩国对华政策朝理性务实方向推进的信号。在当前国际局势风云变幻,韩国经济裹足不前的情况下,这种做法更符合韩国的利益,也更符合国际社会的期待。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李在明声称愿尽快访华,但他还在G20峰会期间见了一位中方不想见的人。就在当地时间11月23日,李在明见完中方高级官员后,就和日本首相高市早苗会面。会面中,李在明表示,打牢韩日关系是两国的使命,希望两国能进一步推动双边关系发展。除此之外,韩日两国还宣布,将继续在经济、安全等多个领域密切沟通。

从韩国媒体发布的现场照片来看,李在明和高市早苗双手紧握,两人笑容满面,对外展现出亲密盟友的姿态。有舆论认为,在中日关系因高市早苗的错误涉台言论而急速恶化的背景下,李在明是在中日之间"走钢丝",可能会为中韩关系改善蒙上阴影。但也有舆论认为,李在明可能是想通过加强韩日同盟,在中日之间寻求平衡。除此之外,李在明或许还想斡旋中日之间的矛盾,从而展现韩国的国际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