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今年的甲流来势特别猛,不少人就是以为是普通的小感冒,结果没几天就进了医院,有的还真没能抢救过来。前几年大家总觉得流感就是发点烧,歇一歇就过去了,这回情况完全不是这么回事,不安生的家庭一下子就紧张起来了,不是说说而已。

说白了,甲流其实跟我们说的感冒刚开始差别不大,很多人头几天就是嗓子痛、发点低烧,还咳嗽两下,谁能想到后劲儿那么大。挺多病例都是烧退了觉得人缓过来了,没想到第三四天又开始烧,温度比以前还高。家里要是有老人,症状有时候变化得更快,昨天挺好的,今儿喘不上气,再一查是肺部感染。有的甚至就演变成了心肌炎,心脏也出问题了。碰到这种情况,谁都得紧张,根本不敢掉以轻心。
你要说是不是吃药就能解决,医生讲得很清楚,甲流靠药治好的其实挺少。最靠谱的办法还是多休息、多喝水、开窗通风啥的,这些老办法反而管用。药在流感面前,有时候不是万能的。大家都着急好,其实托着身子反而康复得慢,身体自己恢复才最靠谱。

空气干燥也是甲流肆意传播的"好帮手"。每年一到供暖季,屋里热得不得了,晚上起来喉咙干、鼻子也不通,就这时候病毒传播特别带劲,漂浮时间久,家庭里很容易传开。其实随手把湿毛巾搭在暖气上,用上加湿器,呼吸舒服点,也打点小"游击",防流感就细节见功夫了。大家往往嫌麻烦,其实一点没省事,乾巴巴的空气容易让全家都遭殃。
再说重症的问题,今年数据扎眼,甲流住到重症的比例,比去年同期多出来十几个百分点,尤其60岁往上的人,风险高得离谱。有不少就是一开始拖着病没当回事,到后面发展成细菌感染,像是肺炎球菌或者金黄色葡萄球菌啥的,这时候抗病毒的药都不顶用,弄得全家都压力山大。

饮食这块儿也别大意。有的老人一发烧就让煮白粥、吃点青菜,其实医生都推荐润肺顺气、化痰解火为主。常见的雪梨银耳汤,清清爽爽的,专门治喉咙难受和痰多;白萝卜羊肉汤,这不仅暖身,还能清理呼吸道。鸡肉、百合作为调理身体的热菜,也靠谱,别小看。至于"多吃白菜"这句老话,还是要分清人和情况,尤其烧刚退下来时,少吃寒凉的,恢复才不走弯路。
其实肠道问题也是今年特别突出的情况。一项年初的大型研究说七成甲流患者有肠道菌群紊乱,所以除了最开始的发烧、咳嗽,不少人还拉肚子、恶心、吃啥都没胃口。现在都主张恢复期吃点稀饭汤羹,麻辣硬菜就先缓缓,不然肚子闹腾,康复进度慢得让人心烦。

说到预防,我是真觉得这些年大家图省事,不少人都不爱戴口罩、勤洗手,觉得没啥用,其实病毒最喜欢这种疏忽。口罩还得戴好,回家洗手别偷懒,每天清洁口腔,淡盐水一漱,病毒进来的机会就少一半。好多感冒都是病毒在嗓子里安营扎寨,干净点,真的能防不少事儿。
不止是老人和孩子,日常慢性病患者也特别爱中招。甲流并不是闹下嗓子发个热那么简单,真闹起来一条线都能受累,肺、心、肠道依次跟。防微杜渐不是老生常谈,今年流感高发这架势,谁家也不能含糊,预防和细节防护不能偷懒。

每一步都挺关键,家里有人开始有症状,不管是老的还是小的,看护的时候一定细心。别以为发烧就是小毛病,有反复、有突变,得留心所有变化。说到底,甲流耍花样,这回只能家家都多点细心和警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