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10日中午收盘,A股没玩太多花样--上证指数高开后围绕4000点来回拉锯,截至中午收盘报3999.87点,微涨0.01%,全天变盘的味道越来越浓。三市半日成交额1.48万亿,较上一交易日同期增量超1900亿,量能持续在线;上涨家数2987家,下跌家数2305家,市场热度没因震荡降温。
很多人这会儿纠结:4000点关口磨了这么久,到底是往上突破,还是往下回调?其实答案很明确--变盘向上,没有任何悬念!
一、4000点不是顶,是变盘的起点
从3000点一路涨到4000点,不少人开始喊"见顶",说涨太多该跌了,还拿着画线数浪、猜压力位的逻辑说事。但真正一路跟着市场走的人都知道,这波行情根本不是靠"猜点位"能拿捏的。
如果光看K线猜压力,早在3500点、3800点就该被震荡洗出去了。支撑市场从3000点走到4000点的,从来不是运气,而是实打实的逻辑:一方面,政策面持续给力度,资本市场深化改革、科技创新扶持等政策落地,给市场托底;另一方面,上市公司三季报整体盈利增速回暖,基本面撑得起当前的估值,现在沪指市盈率仍处于历史中等水平,远没到"高位见顶"的程度。
今天4000点的震荡,更像是主力在"磨性子"--既洗出那些没耐心的浮筹,又悄悄承接筹码。毕竟这么关键的关口,要是直接拉升,反而会让前期获利盘集中出逃;现在量能放大到1.48万亿,说明资金没离场,还在悄悄布局,这正是变盘前的典型特征。

二、变盘核心看券商,压制是为了更好拉升
很多人纳闷,券商板块明明承载着市场"冲关"的重任,怎么一直被压着不涨?其实这正是主力的聪明之处--券商要是现在就猛拉,相当于提前暴露进攻意图,筹码容易松动,反而不利于后续突破。
从今日早盘数据能看出端倪:券商板块半日成交额达896亿,较上一交易日同期增量210亿,量能悄悄放大但股价没同步拉升,这就是典型的"压盘吸筹"。作为牛市的"先行军",券商的逻辑从来没断过:资本市场改革深化,券商的投行、经纪业务空间拓宽;市场成交额持续万亿级,佣金收入有保障;再加上当前市场需要一个"领头板块"打破僵局,券商的地位无可替代。
所谓"上涨只会迟到,不会不到",现在券商的压制,只是主力在等待最佳时机。一旦时机成熟,券商带头拉升,就能带动市场情绪全面回暖,4000点的突破自然水到渠成。
三、主线清晰:券商+科技,底部个股要起势
这波行情的核心主线,早就明确了--券商+科技,一个负责"冲关破局",一个负责"撑住人气"。
券商不用多说,是变盘的"发动机";科技板块则是长期主线,今天早盘已经有了动静:半导体、AI算力等细分领域逆势活跃,部分个股涨幅超3%。科技板块的逻辑很硬:政策持续加码支持科技创新,国产替代进程加快,再加上三季报中不少科技企业盈利超预期,基本面和政策面形成共振,后续仍有不小的上涨空间。
更值得关注的是那些趴在底部没怎么动的个股。今日早盘,不少前期调整充分、估值处于低位的个股开始放量异动,半日成交额较近期均值增量超30%。这印证了之前的判断:主力资金在完成高位板块调仓后,正在往底部个股转移,这些"沉睡"的标的,即将迎来集中爆发。

四、拒绝跟风唱空,坚定做多不松手
现在市场上不少人在渲染风险,说4000点见顶概率大,但这些声音大多是"纸上谈兵"--他们没从3000点一路持有,没经历过市场的震荡洗盘,只靠K线图就下结论。
真正的市场机会,从来都在"少数人坚持"里。从3000点满仓持股到现在,靠的不是画线数浪,而是对政策、资金和基本面的判断。当前主力资金没有任何出货迹象,量能持续放大、板块轮动有序、政策面持续托底,这些都是市场向好的信号。
当然,震荡过程中难免有波动,也会有人因为短期调整而恐慌,但投资拼的就是耐心和眼光。主力现在的"磨盘",就是为了筛选出真正坚定的持有者,等洗盘结束,就是新一轮的拉升。
总结:变盘向上无悬念,主线机会别错过
4000点的震荡不是终点,而是变盘的起点,向上突破是大概率事件。券商作为冲关核心,压制只是暂时的,后续上涨值得期待;科技板块作为长期主线,细分领域的机会会持续涌现;那些底部蛰伏的个股,也即将迎来爆发期。
不用被市场上的唱空声音干扰,也不用纠结短期的点位波动。只要主力没出货,市场的核心逻辑没改变,就坚定持有主线标的。4000点之后,市场的空间会进一步打开,跟着主线走,才能把握住这波行情的核心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