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丈夫从34米悬崖推下6年后,王暖暖的离婚案终于要开庭了。9月26日,南京秦淮法院将审理这起国内首例被告在国外服刑的离婚案,俞晓冬会在泰国监狱通过视频连线应诉。可谁能想到,光是等这个开庭日,就耗了她近两年时间,而按最初的程序走,她得等到70岁才能离婚。
这起案子早就超出了普通离婚纠纷的范畴。2019年6月,怀着身孕的王暖暖在泰国被俞晓冬推下悬崖,全身17处骨折,孩子没能保住,好在她奇迹生还。经过泰国法院三次审理,俞晓冬最终被判33年4个月监禁,刑事责任算是有了了结,但婚姻的枷锁却一直没解开。2023年9月王暖暖正式起诉离婚,可官司刚起步就卡住了--被告在泰国服刑,中国法官去不了国外开庭,泰国监狱也没法把犯人送回来,连诉讼文书都送不出去。
王暖暖的遭遇,戳破了跨国离婚里最棘手的三重死结,这也是很多类似案件的受害者共同的困境。
第一重死结是程序卡壳,时间成本拖垮人。按照我国法律规定,离婚诉讼得把文书送达给被告,可涉及境外服刑人员,这套流程就成了难题。要么走《海牙送达公约》,要么通过外交渠道,光是层层审批和对接就得耗上一两年,还不一定能成功。王暖暖的律师说得很实在,要是等俞晓冬服刑完回国再审理,王暖暖都70岁了。更无奈的是,这种情况连公告送达都用不了,因为明确知道被告在哪个监狱,不符合下落不明的条件,只能卡在程序里动弹不得。
第二重死结是加害者的恶意阻挠,变相加害。俞晓冬明明已经在监狱里,却还没放弃榨取利益,直接开口要3000万才肯签字离婚。他的母亲更离谱,不仅把王暖暖的现金、电子产品都搬走,说要替儿子保管到出狱,还指着王暖暖的鼻子骂,说都是因为她太有钱,才勾引儿子犯罪。更让王暖暖揪心的是,没离婚的这段时间,她直播、创业赚的钱,理论上还是夫妻共同财产,俞晓冬出狱后居然有权利来分。就像她自己说的,明明是受害者,却要围着加害者的诉求跑断腿,把生活搞得一团糟。
第三重死结是判例空白,维权全靠摸索。王暖暖案之前,国内根本没有被告在境外服刑的离婚判例,法院处理起来没有参照,每一步都得小心翼翼。她的案子只能层层上报,最后直到最高法协调,才确定用视频开庭的方式解决出庭难题,这相当于为同类案件趟出了第一条路。其实之前有过类似的尝试,比如江苏常熟一起案件,被告在越南服刑,律师通过协调越南律师和公证员进监狱取证,让被告签署同意离婚的文件,再经过认证翻译,才顺利判离。但这种方法需要跨国资源整合,普通受害者很难做到。
这次开庭之所以受关注,不仅是因为王暖暖的经历太令人揪心,更因为它可能推动司法层面的进步。用视频连线让境外服刑人员应诉,这在国内是头一回,相当于填补了程序上的空白。王暖暖的诉求很明确,就是彻底离婚,让俞晓冬净身出户,毕竟两人认识两个月就领证,俞晓冬婚前还因抢劫坐过8年牢,婚后骗她还赌债,最后下狠手杀人,这样的婚姻早该彻底了断。
更重要的是,这起案子让大家看到了极端暴力婚姻中受害者的困境。明明刑事判决已经认定了加害者的罪行,证明夫妻感情彻底破裂,可离婚却还要走这么漫长的程序。不少人呼吁,能不能针对这种情况增设自动解除婚姻的条款,别让受害者在身体和心理创伤之外,还要承受程序上的二次伤害。
从2019年坠崖生还,到泰国法院三次审判,再到如今等来了离婚开庭,王暖暖已经扛过了六年的煎熬。明天的庭审,能不能顺利判离还是未知数,毕竟俞晓冬至今都不同意离婚,视频连线中可能还会提出各种无理要求。但不管结果如何,这起案子已经撕开了跨国离婚中的程序漏洞,也让更多人关注到家暴受害者的后续维权难题。
其实法律的意义,不仅是惩罚犯罪,更要保护受害者重新开始的权利。像王暖暖这样的情况,该怎么简化离婚程序?对于境外服刑的加害者,能不能限制他们分割财产的权利?这次视频开庭会不会成为以后的常规操作?评论区说说你的看法,这些问题真的值得好好聊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