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历来都是巴结美国的架势,而这次,高市早苗的巴结却有点过了,并且遭到了网友的"暴击"!

高市早苗第一件事实是面对朝鲜发射导弹,表现很官方。

而这次表现又拉夸?!

2025年10月27日17时许,特朗普乘坐"空军一号"专机抵达东京,开启为期三天的正式访问,这是他第二任期的首次访日,也是时隔6年再次踏上日本土地。

高市示好特朗普事件全景图?

日本首相高市早苗早已在社交平台发文表示欢迎,并称"东京地标建筑已经全部点亮",提前为访问营造氛围。

此次会晤是高市就任首相后面对的首次重大首脑会晤,被外界视为其外交能力的"大考" 。

10月28日上午,东京元赤坂迎宾馆内,高市早苗与特朗普的首次面对面会谈拉开序幕。

一开场,就状况百出!

室内阅兵绕场一周,短短一分钟,竟有两次"严重失误",欢迎仪式上,特朗普更是略过日本旗自顾自走掉,高市早苗尴尬地只好自己鞠了个躬。

到了会谈环节,正式巴结上演!

首先是对已故前首相安倍晋三的追忆切入,高市直言"感谢特朗普总统与前首相安倍晋三的长期友谊",特朗普则回应"安倍是我伟大的朋友",并提及"安倍先生非常看好您",双方借共同记忆完成情感联结 。

作为会面的"见面礼",高市将安倍晋三用过的高尔夫球杆,连同日本高尔夫球选手松山英树的签名球包一同赠予特朗普,延续了安倍时期以高尔夫拉近对美关系的路径 。

会谈中,高市抛出"共建日美同盟新的黄金时代"的愿景,明确表示将推荐特朗普角逐诺贝尔和平奖,理由是其1月上任后"为泰国和柬埔寨的和平以及中东停火协议作出贡献",称这是"前所未有的历史性伟业" 。

这并非日本首次提名特朗普,其第一任期内,时任首相安倍晋三也曾有过相同举动 。特朗普则高度回应,称赞高市"将成为最伟大的首相之一" 。

这拍马屁有点过了…

再看实质性议题上,双方签署两份文件,敲定稀土等关键矿物供应合作机制,计划共建涵盖开采、加工等环节的强韧供应链,并切实履行"投资换关税"协议 。

根据此前石破茂任首相时期达成的协议,日本承诺设立5500亿美元对美"投资工具",这一规模相当于日本年度GDP的近10% 。

高市还提前落实防务承诺,将原定于2027年度实现的"防卫费占GDP 2%"目标提前至本年度完成,虽未达到美国要求的3.5%,但已较此前立场进一步妥协 。

当日下午,高市与特朗普共同搭乘"海军陆战队一号"直升机前往神奈川县美军横须贺基地,登上"乔治·华盛顿"号核动力航母。

外国首脑同行搭乘美国总统专用直升机实属罕见,这可是当时安倍晋三做过的。此举旨在彰显同盟稳固性不言而喻

横须贺基地作为美国西太平洋最大海军基地,美军第七舰队司令部驻扎于此,从这里出发的航母可在2至3天内抵达朝鲜半岛,7天内抵达波斯湾,战略位置关键 。

网民的舆论爆发:耻辱感与焦虑的集中宣泄?

高市提名特朗普参评诺贝尔和平奖的表态,成为引爆日本舆论的导火索。

这不是已经评选过了,川普落榜了么?

社交平台上,"特朗普引发加沙屠杀和乌克兰混乱,不配获奖"的评论获得数十万点赞,更有网民直言"这是日本外交的耻辱,首相高市早苗成了美国的奴仆" 。

即便是在"高市粉丝"聚集的新闻评论区,反对声音也极为密集,有网民尖锐指出"这届政府明显是在羞辱国家,为了讨好美国而作秀" 。

网民的质疑直指特朗普的执政记录与"和平奖"象征意义的矛盾。

2024年加沙地带冲突升级期间,特朗普政府拒绝呼吁停火,反而增加对以色列的军事援助;

乌克兰危机中,其多次威胁削减对乌援助,导致前线局势反复波动,这些事实与高市所称"推动和平"的提名理由形成鲜明反差 。

诺贝尔和平奖自1901年设立以来,从未有在任总统因同时卷入多场地区冲突而获提名,这让提名举动更显讽刺 。

对防卫费提升与对美巨额投资的妥协,进一步加剧民众不满。

有网民质疑"除非是为了日本的政治独立,而不是迎合美国的全球战略,否则增加国防开支毫无意义" 。

日本自1976年起长期将防卫费控制在GDP的1%以内,2023年岸田政府首次突破限制,此次高市提前提至2%,被视为对美国多年施压的彻底让步。

特朗普任内曾多次直言"日本应支付100%的美军驻留费用",此前美国更要求日方将防务费比例提升至3.5%,甚至看齐北约的5% 。

经济层面的焦虑同样突出。

5500亿美元对美投资承诺让网民联想到1980年代"广场协议"的教训,当时日本企业大量收购美国资产,最终因政策变动蒙受巨大损失。

有网民担忧"这本质是用日本的经济实力填补美国的产业缺口" 。

高市政府还准备从美国采购福特F-150皮卡车、大豆和液化天然气等产品,这一"送礼"行为也被部分网民视为对日本本土产业的忽视 。

即便部分网民理解高市"建立信任"的初衷,也对其外交手段表达不安:"我理解首相的考量,但将诺贝尔奖提名用作外交工具,长远负面影响值得深思" 。

争议焦点集中于"主权依附性"问题,有评论指出,高市政府的"一边倒"外交虽试图巩固日美同盟,却加剧了日本在安保与经济上的对美双重妥协 。

特朗普27日晚抵达日本后,与天皇陛下举行会晤

截至10月28日晚,日本内阁官房长官在记者会上被多次问及提名事宜,仅以"相关情况需向首相本人确认"回应,未能平息舆论波澜。

高市早苗表现可太产出日本民众想像了!她的路还会长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