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开中国的历史,大家可能会发现一个比较有趣的现象,就是大多数开国皇帝都会以自己的封号或者封地作为朝代的国号。著名的有建立大汉王朝的刘邦,他在建立汉朝之前曾被封为"汉王",在打败项羽统一中国后,便用"汉"作国号。李渊曾经是镇守一方的大将,后被封为"唐王",在起兵一统中原后,也将国号定位"唐"。还有宋朝的名号来源,也是源于赵匡胤曾经驻军宋州,后来在陈桥发生兵变后,将国号定为"宋"。

但也有一个例外,陈朝开国皇帝陈霸先,在成大事后,就不用驻地名号或者封号来定国号,而是用自己的姓来给朝代取名为"陈"。

陈霸先,字兴国,今浙江长兴人,汉太丘长陈寔之后。陈霸先出身低微,先从建康城一个小小的街道主任干起,勤勤恳恳工作,老老实实做人,殷殷切切拍马屁,从街道主任到管仓库的小科长,再到梁武帝侄子萧映的秘书,最后外放到广州,提拔成越南军分区司令(当时越南是中国领土,归广东管)。官场自古就是无烟的战场,在门阀世族垄断高位的南北朝,出身寒门的陈霸先从芝麻官混成封疆大吏,容易嘛。

可一个意外,却让他混不下去了--侯景之乱。梁太清二年(548年)八月,东魏降将侯景举兵反梁,侯景之乱发生。要说这个侯景,其本身就是一个反复无常的主儿,梁武帝非把他招降了来。想养成一条看家护院的狗,却招来一条白眼狼,没几年就扯旗造反,勾结梁朝宗室攻下了建康,承平几十年的梁王朝火海四起,宗族遭杀戮无数,连梁武帝萧衍都被活活饿死。陈霸先率部投到湘东王萧绎账下,与其麾下大将王僧辩共同讨伐侯景,552年3月,王僧辩与陈霸先在建康与侯景展开决战,最终大破叛军,杀了侯景。

554年,梁元帝萧绎死,北方的北齐政权将逃亡北齐的梁朝宗室萧渊明送回,目的很明确,就是让萧渊明坐皇帝,为的是让梁朝向北齐称臣。当时主持梁朝大政的重臣王僧辩由于害怕再起战事,便将即位的萧方智废黜,把萧渊明扶上了皇帝的宝座。可陈霸先,想的却不是这个。派兵奇袭建康,杀死王僧辩父子,废黜萧渊明,重立萧方智为"皇帝",整个过程做得干净利索,陈霸先独掌大权,已然是第一权臣。公元555年,陈霸先废黜萧方智,登基称帝,建立陈朝。

如果没有陈霸先,南北朝可能提前就结束了,中国将进入东(北齐)西(北周)争霸格局,陈霸先在南朝风雨飘摇之际力挽狂澜,殊为不易。在古代几乎都是北方将领,陈霸先是从岭南地区以两广之兵打下江山的第一人,虽然只是偏安江南的小朝廷。自登基之后,陈霸先兢兢业业,外抗强敌,内整民力,大量的广东兵民迁移到江南地区,补充人口,恢复生产,代表汉文明的南朝政权终于重复生机,陈朝,看似国力孱弱,却顽强的守住了中国经济最繁荣的地区,为隋唐大一统留下了最丰厚的遗产,作为缔造者,陈霸先,功不可没。

新中国的缔造者毛主席对陈霸先南征北战所使用的战术很欣赏,晚年时曾要求人们读读《陈书》,可见陈霸先的军事能力是不容小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