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了解这个问题,就必须要了解,赵匡胤在黄袍加身之前。他的同僚和当时手中握有重权的宰相都干了什么?促使赵匡胤夺权是他们有意为之,还是无心插柳?下面我们详细看。
赵匡胤夺的是后周皇帝柴宗训的宝座,当时的柴宗训只有七岁,还是个孩子。在他老爸周世宗柴荣临死前,他安排了文武两波大臣来辅佐儿子柴宗训。
文臣中最大的官当然是宰相了,当时的宰相有这两位,一个是王溥,一个是范质。
捍卫皇宫安全的武将势力有两个部门分别是殿前司和侍卫司。
这两个部门当时是平起平坐,相互制约的。
二
当时的赵匡胤是殿前司的一把手,官职叫都点检,赵匡胤下面的二把手是慕容延钊(赵匡胤的好哥们)。当然赵匡胤统治的殿前司的将士,和他是一伙的,这个毋庸置疑。
这也就是说赵匡胤的主要敌人是在侍卫司那一派。
侍卫司的一把手是李重进,二把手是韩通。更关键是当时的赵匡胤没有调兵权,调兵权在侍卫司这边,当时的侍卫司一把手李重进出差不在都城,二把手韩通就是老大了。也就是说韩通有调兵权。
没有调兵权的赵匡胤想发动变是不可能的,因为没人拥护他呀。
就在这个时候,前线传来了后汉和契丹来攻打后周的消息。
三
宰相范质和王溥是当时的最高决策人,他们两个也没调查事情是否属实,就把对抗北汉和契丹的权力交给了赵匡胤,赵匡胤出师有名了,可以调用军队了。
赵匡胤先是派了自己管辖的殿前司部的二把手慕容延钊和侍卫司部的侍卫马步军都指挥使韩令坤(虽在侍卫司任职,但是他和赵匡胤关系很铁,要不赵匡胤也不会派他出征)去河北的重镇去把守要塞了。
这样赵匡胤就把殿前司和侍卫司里的军权抓到了手。
慕容延钊和韩令坤出发的第二天,赵匡胤也带着部下出发了,但是赵匡胤只走了四十里地,到了陈桥驿这个地方,他不走了,把大军驻扎在了这里。
四
在陈桥驿这里赵匡胤喝大了,睡了一觉,醒来后,他身边的臣子就把一件黄袍穿在了他的身上,然后,那些臣子全部跪下,口称皇帝。赵匡胤就这样被当皇帝了。
但是,刚开始的时候赵匡胤说不当这个皇帝,然后就是臣子再三请求。
赵匡胤说,这么办吧,只要你们答应我几件事,我就当这个皇帝。
第一件就是后周皇帝柴宗训等皇室里的成员一个不要杀。第二件事就是朝中的大臣都是我的同僚,这些人也不要杀,第三件事就是不要扰民。你们觉得能做到,我就当这个皇帝。
老大发话了,作为臣子的他们肯定答应了。
赵匡胤这个天子当的很踏实,这时候他也不管有没有后汉和契丹入侵的问题了。他通知手下班师回朝,到开封举行登基大典。
五
在赵匡胤看来,七岁的小皇帝柴宗训和皇室其它成员都不足为惧,毕竟他们没经过什么风雨,会任从自己摆布的。
最主要的是说服百官之首的宰相,只要两个宰相承认自己,那这个皇帝自己十之八九就当定了。
回去后赵匡胤召王溥和范质来见。
赵匡胤告诉他们两个,我当天子了,但是,我是被逼的,若是我不当这个皇帝,我手下的人就会干掉我,你们说这个皇帝我当还是不当?
六
这两个宰相虽对赵匡胤篡位不满,但是他们也不敢表现出来,因为现在明摆着的是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两个扑通一声跪下去,高呼皇帝万岁。赵匡胤很满意。
这时候,赵匡胤当皇帝的事所有人基本都知道了。
但是有一个人反对他,而且这个人就是有调兵权的侍卫司二把手韩通,韩通听说赵匡胤篡权了,他立刻骑马回家,想调兵来打赵匡胤,但是韩通终究是没有回到家,在半路他被赵匡胤的人给追上处决了。
赵匡胤当皇帝,也仅仅是杀了这一个人。就是经过那个醉酒的那一夜,他就成皇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