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连续下跌多日的玉米价格,将要在年尾迎来上涨了?元旦过后,多地市场会出现抢购玉米潮,玉米价格也将大范围上涨,农民朋友可以卖玉米过年了?

从10月份今年新玉米上市以后,到如今12月底,今年的玉米价格可谓是低开低走,多地开市价只有1.30元/斤左右,随后玉米持续下滑,跌到1.20元/斤时,坚持了一段时间,随后继续下跌。

如今华北、华中、华东等地的基层玉米价格在1.15元/斤左右居多。而东北和内蒙地区,玉米价格已降至1.00-1.10元/斤之间,部分地区已不足1元/斤。

就在农户们已经决定放弃年前出售玉米时,12月23日,市场出现了变化,多家深加工企业已开始上调价格,另外,据小帮手所了解,一些基层收粮点,收购价格也回涨,虽然涨幅不大,但是却给了大家年前售粮的希望。

在小帮手高产交流群,来自全国各地的群友,也在讨论着当前的价格走势。有些群友说,如今一些地区的贸易商和收粮点,已经收不到玉米了,而饲料厂也要开始抢收。

对于收购主体来说,现在的关注度已经不是玉米涨跌的问题了,而是不论贵贱,都收不到玉米了。原因很简单,当前市场玉米价格低,农户惜售情绪重,尤其是种田大户,在地租上涨的情况下,如今的价格卖掉玉米,基本没有利润,甚至还会亏钱。

老话常说"触底反弹",当前的玉米价格到底了吗?前段时间降到1.20元/斤时,就有不少人说已经到底了,结果还在持续下跌。当跌到1.15元/斤,又有人说到底了,真的到底了吗?会不会跌到1.10元/斤时,还会有人说已经到底了,实际上却往1元/斤去呢?

至于当前还有一些企业继续下调收购价格的原因,是由于企业门前排队的车辆还较多,对于他们来说,多等一天,就多消耗一天的成。再加上如今天气寒冷,也不愿长时间等待,急于出售的情况下,降价也会卖掉。

但是,当这些企业门前车辆大幅度减少以后,也会通过提高收购价格,来收购粮源,毕竟工厂不停工,订单还在接,对于玉米的需求是存在的。

当部分粮点、烘干塔、贸易商等开始建立库存的时候,或将就是玉米价格回涨的时候。对于种植户们来说,什么情况下会卖玉米?答案很明显,那就是玉米价格上涨,虽然不要求涨到去年1.4-1.5元/斤的高价,如果短时间内能涨到1.3元/斤,估计都会有不少农户会选择年前售粮。

再从中储粮的动向来分析,这几天部分中储粮直属库,已开始收购玉米,并且给出的价格也高于市场价,这对于市场价格的上涨,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比如中储粮哈尔滨直属库12月25日开始收购,国标三等及以上价格1.23元/斤,中储粮驻马店直属库上蔡分公司12月21日开始收购,国标二等及以上收购价格1.34元/斤。

另外,南北港口方面也出现了利好迹象,比如北方港口玉米收购价重回2400元/吨大关,广东港口二等玉米报2530-2550元/吨,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上涨。

但是,市场也存在不利于玉米上涨的因素,那就是天气问题。据气象局发布的天气预报,从23日开始,近10天全国大部将维持晴朗的天气格局,气温也将逐渐回升,中东部累计升温幅度普遍可达10℃以上,预计到本月底,全国大部气温将较常年同期明显偏高。

天气回暖的情况下,给玉米储存增加了一定的难度,尤其是"地趴粮",随着温度升到10-20度,对于玉米的质量、水分、毒素等将又是一个考验。

当农户们发现自家玉米开始出现发霉后,就会加速售粮的节奏,也不管价格高与低,能尽快卖掉最好。时间越往后拖,发霉的程度越严重,粮点都可能不收了。

因此,受天气的影响,预计近期内,市场也会出现一波售粮小高峰期,供应增多后,不利于价格回涨。

综合上述内容,玉米正在出现转机,或将迎来上涨,当前市场已出现利好因素,至于能涨到哪种程度,短时间内,大家不要抱过高的期望,大涨需要时间,一口也吃不了胖子。

作为农户们来说,肯定希望越快越好,甚至年前能大涨最好,这样就能把玉米卖了过年了,心情能理解,但不要操之过急,能回涨就说明是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