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2日,日本防卫省直通首相高市早苗官邸的紧急线路响了!

朝鲜从黄海北道发射了多枚短程弹道导弹,飞行轨迹直冲半岛东部海域,雷达监测显示距离日本专属经济区仅一步之遥。

然而,此时距离高市早苗正式就任首相,刚好过去22小时!

这不是一次普通的导弹试射,要知道韩国总统李在明今年6月上台后,朝鲜足足4个月没动过导弹发射按钮,哪怕美韩搞联合军演都保持着克制。

可偏偏在日本换首相的节骨眼上,金将军直接按下了发射键,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记"下马威"就是冲着高市早苗来的。

更巧的是,一周后特朗普就要带着"亚太行程"到访日韩,还得去韩国庆州参加APEC峰会,朝鲜的这记"下马威",真的只是针对日本新首相吗?

朝鲜的"精准打击"不是瞎打

很多人觉得朝鲜发射导弹就是"搞事",但这次的操作里全是细节控的算计。

先看发射地点--黄海北道中和郡,这个地方离韩国首尔只有120公里,相当于从北京到天津的距离,短程导弹几分钟就能飞抵。

而到日本九州岛也才800公里,刚好在朝鲜现有短程导弹的射程圈里,更关键的是,这地方是朝鲜的"老牌发射基地"。

2017年安倍执政时,朝鲜就是从这儿发射导弹,直接砸进了日本专属经济区,当时把日本吓得够呛。

但这次不一样,导弹飞行轨迹算得比尺子量的还准,就贴着日本专属经济区的边儿飞,既没越界,也没造成任何实质损害。

这种"点到为止"的操作,比直接打进去更有威慑力,就像有人在你家门口放鞭炮,没炸着你,但你知道对方手里有家伙,还能精准控制爆炸范围。

朝鲜这么干有两层深意,是试探高市早苗的反应:你不是喊着要加强美日韩军事合作、要搞导弹防御系统吗?我先让你看看,你的"防御"在我面前到底好不好使。

二是给特朗普提个醒:你不是想来亚太刷政绩、想跟我见面吗?行,但得按我的规矩来,我有能力在你到访前,把半岛局势的节奏牢牢攥在手里。

果然高市早苗的反应完全在朝鲜预料之中,她立刻取消了原定的议员会见,提前一个半小时赶回首相官邸开紧急会议。

会后对着媒体这么说道:导弹没进专属经济区,日本政府正和美国共享情报,这话听着稳,但明眼人都能看出来,新首相慌了。

高市早苗的"死穴"

高市早苗一直把强硬挂在嘴边,竞选时就喊着要修改和平宪法、要跟美国绑得更紧,还多次参拜靖国神社,甚至公开说要强硬对朝、反华,可真遇到事儿才发现,她手里的牌少得可怜。

首当其冲的当属国内的烂摊子她的内阁是"双少数"政府,在众议院和参议院都没拿到绝对多数席位,想推任何政策都得看其他党派的脸色。

日本维新会作为她的联盟伙伴,关心的是地方分权和经济改革,对她那套"对朝强硬"根本不感兴趣。

现在日本经济本来就不景气,日元贬值、物价上涨,老百姓最关心的是工资能不能涨、房贷能不能少还点,谁愿意跟着她搞对抗,把日本拖进半岛的乱局里?

更要命的是她的外交短板,以前她没怎么接触过朝核问题,处理这类危机完全没经验,只能依赖美国。

可美国的心思根本不在日本身上,特朗普这次来亚太,主要是想跟朝鲜谈,顺便给韩国送点"和平承诺",日本顶多是个"路过打卡点"。

有消息说,美国已经在跟朝鲜通过第三方传话,甚至暂停了板门店的参观活动,为可能的"特金会"腾地方。

美媒CNN更夸张,直接在朝韩边境包了场地,还付了定金不让其他媒体进,就等着拍"历史性握手"。

在这种情况下,高市早苗想硬气都硬不起来,她要是跟着美国对朝鲜施压,万一特朗普转头跟朝鲜谈妥了,日本就成了"冤大头";要是想缓和,又会被国内的极右翼骂"软弱"。

这种两难处境,朝鲜看得清清楚楚,所以才敢在她上任第一天就"敲警钟":别以为你当了首相就能随便插手半岛的事,你手里没牌,就得按我的规矩来。

中俄站台,朝鲜底气足

朝鲜这次敢这么硬气,背后是有靠山的,现在的国际形势,对朝鲜来说可以说是"近几十年最好的时候"。

俄朝关系现在是"同志加兄弟",普京和朝鲜最高领导人见面时,称呼都透着亲近,俄罗斯在乌克兰战场需要朝鲜的武器支持,朝鲜则能从俄罗斯拿到能源和军事技术,双方一拍即合。

有消息说,俄罗斯已经帮朝鲜升级了导弹导航系统,这也是朝鲜这次能精准控制导弹轨迹的原因之一。

中国这边虽然没搞军事合作,但经济上的支持很实在,数据显示,今年9月中国对朝鲜出口量同比增长了30%以上,主要是机械设备和农产品,这些都是朝鲜民生和工业急需的物资。

中国这么做不是要帮朝鲜搞对抗,而是想维持半岛的缓和局势,毕竟半岛乱了,对中国东北的安全也没好处。

有了中俄这两个"后台",朝鲜的腰杆硬了不少,再加上韩国李在明政府一直在"降温"--缩小美韩联合军演规模、停了边境的大喇叭、减少刺激朝鲜的动作,朝鲜有了更多腾挪的空间。

现在的朝鲜手里握着"导弹技术"、"中俄支持"、"特朗普想见面"三张牌,完全有资本跟美日韩讨价还价。

朝鲜真正的目标,是让国际社会承认它的拥核地位,就像印度和巴基斯坦那样。

这次发射导弹就是向全世界宣告,朝鲜有核武器也有投放能力,任何国家别想再用制裁压朝鲜,要么承认朝鲜,要么跟朝鲜平等谈判。

是冲突升级,还是握手言和?

现在半岛局势就像一个紧绷的弹簧,谁都不敢先松劲,但也没人敢用力拽,对高市早苗来说,接下来的日子不好过。

11月美日韩要在济州岛搞联合军演,美国还会派B-1B轰炸机参演,这肯定会刺激朝鲜。

如果朝鲜再发射导弹,她要么跟着美国加码施压,把日本拖进对抗;要么就得找个台阶下,跟朝鲜缓和关系。

但以她的政治立场,想转弯太难了,一旦软化的话,国内的极右翼会骂她"背叛",美国也可能觉得她"不靠谱"。

对特朗普来说,他想跟朝鲜最高领导人见面,但又怕被骂"对朝妥协",2019年他在板门店跟朝鲜最高领导人握手,成了"历史性时刻",这次要是能再谈成点什么,对他的大选绝对是加分项。

但美国国防部和国务院还在坚持对朝制裁,内部意见不统一,这也让"特金会"充满变数。

对朝鲜来说,它不会轻易让步,但也不想真打仗,导弹发射是"秀肌肉"也是"递橄榄枝"。

如果美韩愿意承认它的拥核地位,愿意解除部分制裁,它可能会坐下来谈;但如果继续施压,它不排除搞更大规模的导弹试射,甚至核试验。

结语

现在最关键的是能不能找到一个"平衡点",中俄一直呼吁重启六方会谈,让各方坐下来好好谈;韩国李在明政府也在暗中撮合,希望美朝能各退一步。

但高市早苗的存在成了最大的不确定因素,她要是坚持跟美国绑死,硬要在半岛问题上"刷存在感",很可能会打破现在的微妙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