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央视新闻9月1日报道,本次上合峰会成果颇丰,除开签署并发表《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天津宣言》,批准《上合组织未来10年(2026-2035年)发展战略》之外,还发表了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和联合国成立80周年的声明、关于支持多边贸易体制的声明,通过加强安全、经济、人文合作和组织建设等24份成果文件。
不过,以上成果属于上合组织这个大集体,在峰会结束之后、九三阅兵之前,中俄蒙三国还有一场单独的重要会谈,对三国的未来发展同样不可或缺。
那这场重要会谈准备谈些什么?尽管没有媒体做深入报道,但外界可从随普京一道来华的代表团名单里略窥一二。这个代表团有3名副总理、10多名部长级别的高官,以及多名国企和大企业的代表,摆明了是奔着达成务实经济合作来的。
除此之外,中俄蒙三国不久前还释放了增强合作的信号。今年5月末,中俄蒙三国副外长聚在一起进行了一次磋商,明确达成了这么一个共识:中俄蒙三国以践行三方合作中期路线图为主线,积极推进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及三方重点合作项目,为三国人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8月中旬,中蒙俄三国通过视频会议召开了《建设中蒙俄经济走廊规划纲要》实施工作组第七次会议,规划了深化合作的下一步举措。
因此推测这场将于9月2日举行的中俄蒙元首三方会晤,将把会晤主旨放在扩大经济走廊规模,尤其是能源管道项目的落地上。
中俄蒙经济走廊,是在多国共建"一带一路"的主体框架下的国际经济合作六大经济走廊之一,客观上起到了联通中俄两国贸易的重要作用。在美国对俄罗斯施行严厉制裁之后,这条经济走廊更是具备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毕竟蒙古国只有中俄两个邻国,中俄可以确保这条经济走廊不那么容易受到美国施加的影响。
但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中俄蒙三国在这方面的进展较为缓慢。中方原本的设想是构建起一条连通天津港--蒙古首都乌兰巴托--俄罗斯乌兰乌德的交通运输线路,深化过境运输合作。但受限于蒙古国对天津港使用面积的索求,以及悬而未决的"过路费",项目并不那么顺利。
不过,随着局势的变化与发展,尤其是中蒙贸易往来的不断加深,中俄蒙经济走廊面临的阻碍正越来越少。数据显示,2024年中蒙贸易额达到186.2亿美元,同比增长10.1%,创历史新高。蒙古国越来越需要增进与中国的交流往来。在这一背景下,中俄蒙元首三方会晤不可能不就中俄蒙经济走廊的今后发展交换意见。
中方将这场会晤放在九三阅兵前一天、上合峰会后一天,也是考虑到了中俄蒙经济走廊的重要性,故而需要在九三阅兵开始之前先把这件大事给办了,好让来访的俄罗斯总统普京和蒙古国总统呼日勒苏赫无后顾之忧。
"朋友来了有美酒,敌人来了有猎枪"。面对愿意与中方增进战略互信与双边关系的俄蒙两国,中方始终以务实、积极的态度推进三国间的合作,这次的中俄蒙元首三方会晤绝不会让来访的两国领导人空手而归。而这也给美方提了一个醒,即俄蒙均为传统意义上的资源出口国,与中方的经济结构恰好是互补的,若美方继续在自然资源出口领域卡中方的脖子,只会让中俄蒙三国的关系越来越紧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