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价格在10月份有所上涨,当前市场粮源不多,华北地区玉米还没有大量上市,东北地区玉米也还上架储存着,市场供应靠西南地区玉米上市。深加工企业仓容量有限,只能是库存一个月左右加工量,目前也见底了,港口玉米储存大减78%,中美贸易摩擦影响后期玉米价格走势等等因素,使市场业内人士对玉米价格后期看涨。玉米价格上涨是短暂的,华北地区玉米11月份会大量上市,期货市场玉米12月份交割,囤货商年底获利出仓,会造成玉米供大于求。所以华东地区农民要利用晴好天气在11月上旬把玉米卖掉。玉米价格当前全国平均价2200元/吨,仍然是比较理想价格,农民卖给中间商也在2000元/吨左右,但到11月中旬,市场粮源增多了,价格可就不好说了。今年玉米总产量仍然是个丰收年,预计达到2.96亿吨左右,比去年增长140万吨,玉米供求平衡,价格稳定。

一、深加工企业库存充足后,会停止一段时间收购,因为没有库容。而市场收购主体也不会高价囤货,政策性收购量也不大

今年秋粮收购还是以市场收购主体为主,政策性收购为辅。政策性收购只是托底,量非常少,能不能启动托市收购,还是要根据市场玉米价格,如果高于保护价,可能不会启动托市收购,玉米政策性收购量比较小,大部分还是深加工企业、贸易商收购。而深加工企业收购呈阶段性,10月份满库了,会暂停一段时间,在腊月深加工企业再补库收购,春节后再收购。而贸易商大多在低价位时收储,也就是11月~12月底这段时间,玉米价格非常低。玉米价格明年仍然紧平衡,预计缺口350万吨左右,我国玉米进口配额限制在700万吨左右,完全可以弥补缺口,所以未来玉米价格可能呈阶段性上涨,元月至3月份玉米价格有一波上涨行情。在生猪价格低迷的行情下,玉米价格明年还是以稳定为主。

二、今年玉米品质仍然是比较理想的,灾害直接影响玉米品质比较少。中美贸易谈判还在谈,南美洲玉米也会进入中国市场,玉米我们有定价权

今年玉米品质仍然是比较理想的,灾害直接影响玉米品质不到10%左右,玉米总产量预计达到2.96亿多吨,比去年增加140万吨左右。生猪产能过剩,造成生猪价格持续性低迷,并且2026年上半年生猪价格仍然会低价位徘徊,直接拖累玉米价格上涨。生猪去产能会使饲用玉米需求下降,年底到明年上半年生猪存栏会下降,大猪出尽,饲料需求量也会大幅度下降,玉米价格到明年底也只能维持在2300元一吨。中美贸易谈判是一场"马拉松式"谈判,时间会比较长,达成共识遥遥无期,但玉米进入中国市场还是有可能的,美国玉米即便是亏本卖,也比烂在仓库的好,止损也是睿智的。南美洲玉米巴西、阿根廷、乌拉圭等国家玉米也只能销往中国,玉米价格我们有主动权、话语权、定价权。况且我国每年玉米缺口只有300万吨~350万吨左右,而配额限制在700万吨左右,加上大麦、小麦、豆粕等替代品,完全可能弥补缺口。

三、后期玉米价格还会上涨吗?元月~3月份玉米价格可能还有一波上涨,目前北方四港玉米库只有70多万吨,外国进入中国玉米只有100万吨,未来深加工企业、养殖业只能是依靠国内市场玉米供应,玉米价格明年一季度会上涨。

本轮玉米价格上涨行情延续到什么时候?只能延续到11月上旬。11月中旬~12月底玉米有一个调整期。后期玉米价格还有上涨可能吗?个人观点认为,元月~3月份玉米价格可能还有一波上涨行情。目前北方四港玉米库存只有70多万吨左右,未来深加工企业和养殖业只能是依靠国内市场供应,玉米价格明年一季度会上涨。作为农民,当前价格完全可以销售,要加快速度销售玉米。今年全年进口玉米100万吨左右,使当前供应偏紧,价格反弹。后期南美洲玉米、俄罗斯、乌克兰玉米进入中国市场,国内市场玉米大量上市,玉米价格在11月份会开始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