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对于依赖旅游景点的地区来说这句话就意味着很多了,好的口碑能够为当地带来更多游客,而坏事传一件出去那影响力可不小。
用数十年攒下的"值得一来",有时真的抵不过一句"千万别去"的杀伤力。
7月20日,有网友发视频爆料,在四川阿坝州旅游遭到了疑似牧民赶小牦牛碰瓷的套路。
据当事人何先生介绍:事发当晚他驾车行驶在若尔盖花湖附近,公路没有路灯在夜幕笼罩下格外的暗,车速并不快,路边看到一个人的身影在挥舞着手臂,紧接着车就撞到了一头小牦牛。
何先生称,小牦牛被撞后没事站起来了,结果事发不到一分钟旁边就涌出几个人,说着他听不懂的话,态度强硬地要求赔钱,感觉像是有预谋的。
何先生没有慌乱,果断选择报警求助,很快交警来到现场查看了行车记录仪后让何先生离开(钱不用赔)。
虽然何先生暂时摆脱了现场的混乱不用赔钱,但后续修车花费了他2000多元,这笔费用对于普通游客来说并非小数目,更重要的是这次经历给他的旅途蒙上了一层阴影。
何先生:撞伤了那就不是赔钱的事了,那可是天价的事,第二天早上我听当地人说这就是当地(牧民)一种赚钱的手段吧!
还真别说,这种手段挺难察觉的,如果没有行车记录仪完整的记录下牧民故意赶小牦牛的过程,除了自认倒霉赔钱之外没有别的办法,这是小牦牛可不是普通的家畜,要价自然也会很高,这种行为说好听点叫碰瓷,其实就是敲诈勒索。
事件曝光后引发了大量网友的关注和热议,网友们纷纷谴责牧民的这种行为,认为他们是在给当地的旅游形象抹黑,更有网友直言"不敢去旅游"。
我是四川人,但我也觉得阿坝州的文旅应该出来说说,这就是故意的,你们看这小牦牛出来的速度?
应该找牧民赔钱,公路不是放牧的地方,属于影响交通。
出了这类事情不要私了给钱,立马报警求助。
这种利用游客对当地民俗和环境不熟悉来谋取钱财的行为,严重损害了游客的权益,也让阿坝这片美丽的土地蒙上了污点,遇到这种真就比所谓的贵门票、贵住宿更让人郁闷,因为是在开车途中还有可能危及到游客安全。
根据《民法典》中关于饲养动物损害责任的规定:如果能证明是牧民故意驱使牦牛上路导致碰撞,那么牧民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但如果是正常的动物上路,车辆未能及时避让,责任划分则需另当别论。
在这起事件中,虽然何先生有行车记录仪作为证据,但视频是否能清晰完整地还原事件全貌,还需进一步调查。
写在最后:
阿坝州凭借其壮丽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民俗文化,一直是旅游热门目的地,希望当地能够将此事调查清楚,如果确实存在个别不良行为必须依法严肃处理,以维护旅游市场的正常秩序。
毕竟,游客带着满心期待而来,行囊里装的是对远方的想象,他们怕的不是山路崎岖,不是风雨无常;而是怕自己踏足的净土,藏着算计;怕笑脸相迎的背后,藏着套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