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陕西高考放榜后,好多家长群里都在吵一件事:为啥孩子明明填了某个专业组,系统显示没录上,反而收到"征集志愿"的提醒?我表弟就是其中一个,他报了省内一所二本院校的计算机专业,分数够得着,结果没被录取,反而在第二天收到补录通知。这事听着怪,但其实背后有门道。

教育考试院解释说,征集志愿分三类。第一种是学校招不满人,比如有些偏远地区院校或冷门专业,报的人太少,名额空着就得补录。第二种是你分数够但被退档了,比如填了不服从调剂,或者体检、单科成绩没达标,学校就把你退回来,空出名额再补录别人。第三种是学校临时加了招生计划,比如某个专业突然多出几个名额,得重新征集学生。

为啥会出现多次补录?举个例子,第一次补录时没人填这个学校,或者填了的人又被退档,学校招不满就得再来一轮。降分补录的情况很少,但真有。比如某个专业连续补录两次都没招满,可能会降低分数要求,让更多低分学生填。不过这种情况一般只针对特定专业,比如某些农林类或师范类。

考生怎么知道自己有没有被投档?得看录取状态有没有变。如果一直显示"档案在库",说明你没达到填的所有专业组的分数线。平行志愿下,系统只会投给你分数够的第一个专业组,投不进第一个就不会再投后面的。所以很多人以为填了多个志愿就有多个机会,其实不是这样。

现在好多家长和学生都慌了神,不知道该不该填补录。其实关键看个人情况。如果分数刚好够某个补录专业,而且愿意调剂,可以试试。但得盯紧考试院官网,补录信息都是第一时间发那里的。另外提醒大家,填志愿时最好把"服从调剂"勾上,退档风险能少一半。

表弟最后选择填了补录,结果还真上了那个计算机专业。他说其实学校招不满是因为很多人怕偏远,但去了发现还不错。所以这事告诉我们,别光盯着分数线,还得看学校位置、专业前景,有时候补录反而是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