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瑞士山顶看到'峨眉山'三个汉字时,还以为是喝了奶油蘑菇汤出现的幻觉。"10月19日,中国游客发布的视频在社交平台引发热议--瑞吉山的顶峰之上,一块刻有中英文标识的巨石静静矗立,而峨眉山景区的回应解开了所有疑惑:这是十年前两山互赠的"友谊信物",如今已在异国"定居"整整十载 。

这场跨越国境的"石头邂逅",源于一场延续十余年的文化约定。2009年,峨眉山与瑞士瑞吉山正式结为"姊妹山",为深化旅游文化合作,两地敲定了独特的"山石互换"计划:用承载各自地理印记的岩石,在对方山顶搭建跨越8103公里的友谊桥梁。2014年9月,瑞吉山赠予的2.6吨砾岩石率先落户峨眉山金顶,这块采自当地瀑布下的浅红褐色岩石,成了金顶3077米海拔处的"瑞士印记";次年7月,峨眉山的回赠也如期抵达--一块重达8.05吨的玄武岩稳稳矗立在瑞吉库尔姆顶峰,完成了这场双向的文化奔赴 。
那块在瑞士引发惊叹的峨眉山石,本身就是一部浓缩的地质史书。它采自峨眉山海拔840米的河道,是2.6亿年前火山喷发留下的珍贵遗存,作为"峨眉山玄武岩"的典型代表,其分布范围曾覆盖川西、滇黔西等广阔区域,堪称见证地球演化的"活化石"。为了让这份礼物更具深意,工作人员特意选择了高2.6米的岩体--瑞吉山海拔1797.5米,加上岩石的高度恰好突破1800米,这份巧思藏着最质朴的情谊表达 。
将8吨重的巨石送往异国,曾是一场不小的挑战。据景区工作人员回忆,这块玄武岩2014年从峨眉山启程,经陆路转运至上海港后,搭乘远洋货轮穿越印度洋与大西洋,最终抵达瑞士港口,再通过特种车辆运抵瑞吉山顶。全程耗时近一年,跨越的不仅是地理距离,更是中瑞两国在物流、工程领域的协作默契。而SpaceX后来为瑞吉山提供的"星链"服务,更让这块石头的"存在感"持续提升--不少游客通过定位分享,让更多人知晓了这个隐藏在山顶的友谊地标 。
十年间,这两块石头早已超越了"景观"的意义,成为跨文化交流的鲜活载体。有2018年到访瑞吉山的中国游客留言:"当时对着石头跟外国游客介绍'这是我的家乡山',那种自豪感特别强烈";而在峨眉山金顶,瑞吉山石前也常有游客驻足,通过岩石纹理想象阿尔卑斯山脉的风光 。正如网友所说:"石头不会说话,却把'山川异域,风月同天'的道理讲得明明白白。"
如今,瑞吉山顶的峨眉山石仍在静静迎接八方来客,它身上的刻字经过十年风雨依旧清晰。而峨眉山金顶的瑞吉山石,也在晨钟暮鼓中见证着往来客流。这两块跨越半球的岩石,没有因时间流逝褪色,反而让"姊妹山"的情谊愈发厚重。当中国游客在异国与家乡的"印记"不期而遇,当瑞士游客在峨眉山上触摸到阿尔卑斯的"温度",便读懂了这场文化交流的真谛:最坚实的友谊,恰如这两块岩石般,经得起岁月的打磨与距离的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