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则"女子将钱存入建设银行近30年无法取出"的消息引发广泛关注。存款几十年,不仅没拿到利息,连本金都取不出来,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据了解,这位女士在上世纪90年代初于建设银行某支行存入了一笔钱,当时拿到了一张手写存单。多年来她一直妥善保管,最近因急需用钱,便拿着存单去银行取款。然而,银行方面却表示,因时间久远,系统内查不到这笔存款的记录,无法为她办理取款业务。
女子多次与银行沟通,但问题始终未能解决。银行解释称,几十年来银行业经历了多次系统升级和数据迁移,早期的一些纸质档案可能存在缺失或信息不完整的情况。加之当初办理业务的工作人员早已离职,核实起来非常困难。
对于"系统查不到"的说法,女子表示难以接受。"既然是银行开的存单,白纸黑字盖着章,银行就应该认账。"她认为,不能因为银行内部的管理问题,就让储户承担损失。
有业内人士透露,此类情况在老年储户中并不少见。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银行业务大多依靠手工操作,记录方式相对落后。随着电子化普及,部分早期数据在转换过程中可能出现遗漏。
法律人士指出,银行作为金融机构,对储户存款负有保管责任。如果储户手持的存单真实有效,银行应当履行兑付义务。建议双方通过核对笔迹、查阅历史档案等方式进一步核实,必要时可申请司法鉴定。
目前,该女子仍在与银行协商解决。此事也提醒我们,在数字化时代,个人重要金融凭证的保管同样不容忽视。您家里是否也有这类"老存单"?建议尽早到银行核实情况,避免日后产生不必要的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