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佩泽希齐扬彻底公开伊朗内部的分歧之后,美国嗅到了机会,财长贝森特表示,将会关闭伊朗的石油行业和无人机制造能力。
至于怎么关闭,美国想到的第一招,是在海上拦截伊朗的油轮。美国给的理由是,为了阻止伊朗获得核武器。
石油跟核武器也能挂上钩?只能说,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美国不是自己干,毕竟美军的航母再多,军舰再多,也架不住海洋足够大。美国的办法是,要求所有《防扩散安全倡议》的成员国,都行动动起来,对进入该国海域的伊朗油轮进行核查。
目前《防扩散安全倡议》的成员,共有18个国家,其中包括新加坡这样的小国。
美国也考虑到了现实情况,所以他的目标,不是让这些国家扣押、击沉伊朗的船员和油轮,而是想办法阻挠,达到延迟交货的目的。
这些成员国,会不会同意美国的要求,目前还不得而知,还需要进一步观察。
但是可以肯定的是,美国对伊朗的施压,不会因为佩泽希齐扬表现出来的妥协,从而使得美国做出让步。
事实上,伊朗内部严重的分歧,在川普看来,正是美国极限施压带来的效果,并不会将佩泽希齐扬释放的想要和解的心情当做善意。
伊朗内部各派,如果不能够尽快达成一致,恐怕会遭受到美国更加严厉的制裁,因为美国已经看到了,制裁给伊朗带来的不团结。
值得注意的是,川普上任的四十多天,提到了乌克兰,提到了加沙,提到了巴拿马,提到了格陵兰,甚至提到了加拿大,但是几乎没有提到伊朗。
为什么?这是一个值得高度警惕的信号。
想一想,上面提到这些国家,川普真正的目的,是为了交易。也就是说,美国跟这些国家,都可以进行讨价还价,川普故意把价码喊高,是为了将来能够让双方都做出让步。
但是,伊朗呢?显然不在川普的交易名单上。
因为在川普看来,伊朗不是交易对象,而是颠覆对象。这是一个非常可怕的信号。
伊朗如果还抱着,只要姿态够低,美国就会接纳的心态,等川普腾出手来,伊朗的遭遇恐怕难以想象。
目前伊朗已经处于战略被动的局面,不是说完全没有机会,而是说伊朗缺乏决断之心。
当前叙利亚并没有完全统一,黎巴嫩也处于动荡之中,加沙也没有实现和平,这些都是伊朗最后的机会,就看伊朗能不能把握住了。
事实上,伊朗错过了一次绝佳的战略机遇。
阿克萨洪水行动之后,真主党介入了与以色列的对抗中,随后哈尼亚遭到暗杀,真主党遭到团灭,伊朗作为抵抗之弧的缔造者和实际领导者,在彼时强力介入的话,现在面临的局面,就会有很大不同。
只要伊朗能够亲自下场,以色列就会被彻底围困住,最终逼得美国也不得不亲自下场,只要美国下场,伊朗被围堵的战略困境就能够解开。
可惜伊朗顾虑太多,错失了机会。不但没有下场,还急忙跳出来,撇清与抵抗之弧的关系,简直可笑至极。
然后让以色列彻底解套,伊朗则智能龟缩。
教员早就说过一句话,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
伊朗不懂这句话,畏手畏脚,采取了战略收缩。结果是,伊朗越收缩,美国的围堵圈就越围越小。
最后说一句,伊朗还有机会,但是时间不多,就看有没有决断力了。
如果内贾德能够出山,或许能够力挽狂澜。